保险业转型回归保障本源成为常态化,而随着老龄化日益严重以及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购买各类健康险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而健康险也成为人身险公司主攻的方向。一份最新发布的健康险产品测评报告统计显示,2018年上半年,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备案的人身险产品共计近6000款,其中健康险新品占比越过五成。
近日,专业第三方保险网销平台开心保联手保险科技平台唯数Vsurance发布《2018年中国健康险产品测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备案的人身险产品共计5792款,其中健康类保险占比52.2%。此外,人寿保险占比18.1%,意外伤害保险占比15.6%,年金保险占比为14.1%。
据了解,在中国家庭的各项生活支出中,购买健康险已渐渐成为反映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在“保险姓保”的大背景下,人身险保费规模增长回归理性,其中寿险业务略有下降,但健康险逆势增长,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依然达到15.44%。统计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健康险保费便开始快速增长,在各险类中持续保持增速第一,其中2016年同比增长达到67.71%。据银保监会最新数据统计,今年1-8月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9639.27亿元,同比下降5.37%。而健康险依旧逆势上涨,原保险保费收入3796.43亿元,同比增长18.83%。
从上半年健康险产品批筹情况来看,包括医疗保险、重大疾病保险、疾病保险、防癌险、护理险、失能保险六大类。其中医疗险占比过半,达54.7%,重疾险次之,占比28.7%。其中,重疾险保费收入占比最高,医疗险次之,疾病保险排第三位,依次还有防癌险、护理险和失能险,这3类健康险保费占比并不高,合计约为6.4%。
值得一提的是,健康险还成为了互联网人身险销售中的热点产品。今年上半年,互联网健康险实现规模保费54.1亿元,同比增长85.9%。其中,重大疾病保险实现规模保费14.9亿元,同比增长32.7%,占互联网健康保险保费收入的27.6%;费用报销型医疗保险实现规模保费28.8亿元,同比增长150.1%,占互联网健康保险保费收入的53.2%。
从互联网销售平台来看,目前互联网人身保险的渠道结构呈现以第三方平台为主、自建官网为辅的发展格局,但自建官网的发展态势及增长速度迅猛,不容小觑。截至2018年6月,在经营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的65家人身险公司中,48家公司通过自建在线商城(官网)展开经营,58家公司与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深度合作。
2018年上半年险企通过第三方渠道实现规模保费753.8亿元,占互联网人身保险保费的88.4%,但同比减少18.94%;承保件数达到6788万件,占总承保件数的63.8%,较去年同比大幅减少38%。而上半年通过官网所实现的规模保费为98.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9%。
《报告》显示,随着产品责任越来越复杂,重疾险整体上性价比有走低的趋势。含生存给付责任的产品,整体性价比不如纯保障型产品。从保障时间维度看,定期型重疾险产品整体性价比普遍高于更长期限的产品,终身型产品整体性价比不如定期型产品。此外,因避免了较高的人力成本、运营成本,互联网渠道或成为高性价比重疾险的聚集地。
不只是重疾险,另据调查显示,一般互联网产品整体性价比较线下销售产品要高。例如两款类似产品,一款是线上销售,一款是线下销售,即使隐含的成本非常接近,但是由于公司品牌、服务、市场定位等差异,产品的销售费用差异变大,最终呈现给消费者的价格差异也巨大。
不过,人保健康电子商务部总经理刘骏表示,有时部分第三方平台在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和获取高额渠道费用之间选择了后者,导致渠道费用居高不下,保险企业在业务获取成本高企的情况下被迫选择放弃产品和服务品质,最终导致互联网产品高价低内涵值情况也较为普遍,此做法伤害了消费者利益,最终也伤害到行业本身。
此外,多份调查报告也显示,互联网健康险深受“80后”、“90后”目标群体的青睐。刘骏认为,“90后”人群将逐渐成为互联网健康险消费的主流群体,与其他年龄段相比,他们更乐意获取和了解新的销售模式、付费模式,更乐意参与各类旨在提升参与度的活动。
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实习记者 李皓洁/文 宋媛媛/制表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