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老周侃股:中报超预期个股值得关注

出处: 作者:周科竞 网编:财经新闻中心 2018-09-03

股市目前仍属于筑底阶段,在半年报披露季收官之后,投资者不宜纠结于指数的涨跌,而应该通过半年报精选个股,尤其是那些中报表现超预期的个股,十分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和布局。

半年报之后,往往会掀起个股股价的大规模结构性调整,业绩高于预期的上市公司股价大幅上扬,业绩低于预期的个股股价会持续走低。与投资者常说的绩优或者绩差有所区别的是,决定股价调整的关键在于预期。当然,三季报的预告也纷纷出炉,其中也蕴含着股价变化的可能。

实际上,上市公司的业绩并不在于真实的好或者坏,而在于真实业绩与投资者预期的差异。例如,一家在暂停上市边缘徘徊的上市公司,中报显示净利同比扭亏为盈,而此前投资者多数预期公司中报会亏损,在此种情形之下,哪怕是每股收益仅有0.0001元,公司的股价也可能会连续涨停,后续可能会出现一波不错的炒作行情。相反,如果一家公司股价过百元,投资者预期其每股收益至少能达到2元以上,但是中期报告公布其每股收益仅有1元,其股价则可能会出现大幅下跌。

在半年报全部披露完成之后,上市公司的中考成绩单已经全部亮相,投资者此时可以对那些业绩超预期的上市公司股票进行布局。尤其是在大盘筑底行情之下,投资者存在以更高性价比进行布局的可能。

通常情况下,投资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筛选业绩超预期的个股。诸如,同行业中的业绩佼佼者。上市公司都具备很强的行业属性,部分公司的业绩更是具备极强的周期性。如果某个行业上半年的景气度一般,但某个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却出现大幅增长的情形,那么这样的股票就属于业绩超预期的个股。

此外,还有一些股票有着明显的业绩瓶颈,比如在此前曾一直保持业绩稳定增长,但近些年业绩开始滞涨或者同比下滑。而在今年中报公司的经营业绩却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这样的上市公司同样属于业绩超预期的标的范畴。

不过,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中报业绩超预期的个股并不意味着年报就一定超预期。有些上市公司在一季度业绩同比大幅暴增,但中报却表现平平,这样的上市公司就应该予以回避,因为它们不属于真正的超预期个股。

投资者在选取投资标的的时候,还应该关注机构投资者的动向,毕竟机构投资者对于超预期个股的关注度更高,判断力也比一般普通投资者高出很多。当机构投资者大幅介入的时候,相关标的通常会出现放量大涨的情形,到时候投资者可以跟着机构投资者一起布局,更具安全边际。

北京商报评论员 周科竞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