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产业资本出手 要约收购频现

出处: 作者:记者 崔启斌 马换换 网编:财经新闻中心 2018-08-15

市场的持续低迷,让不少上市公司的估值被低估。在此背景之下,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大股东等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开始出手,拟要约收购上市公司股份。继如意集团(002193)、东百集团披露要约收购报告书之后,8月15日晚间,中关村也披露了公司股东拟要约收购的消息。业内人士指出,大股东等作为收购人要约收购上市公司股份,除了增强自身话语权之外,还有维护公司股价稳定的目的。

多公司现要约收购

8月15日,如意集团以及东百集团均发布了要约收购报告书。在8月15日大盘下挫逾2%的背景下,受要约收购利好消息刺激,如意集团、东百集团均于当日强势涨停。

具体来看,根据如意集团披露的要约收购报告书显示,第二大股东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如意科技”)正在筹划以部分要约收购方式增持公司股份的重大事项,预定收购股份数量为3000万股,占总股本11.46%,要约价格18.1元/股。

根据本次要约收购的价格,如意科技所需最高资金总额为5.43亿元。如意科技表示,本次要约收购所需资金将来源于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不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如意集团及其下属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8月14日收盘,如意集团报收12.98元/股。如意科技18.1元/股的要约收购价格较如意集团8月14日的收盘价溢价近四成。

除了如意集团之外,东百集团也于8月15日披露了要约收购报告书。东百集团表示,公司控股股东福建丰琪投资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丰琪投资”)的一致行动人施章峰拟要约收购公司股份约449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5%,要约收购价格为6.8元/股。而根据本次要约收购的价格,施章峰此次要约收购所需最高资金总额3.05亿元。此次要约收购所需全部资金来源于施章峰的自有及自筹资金。

交易行情显示,截至8月14日收盘,东百集团报收5.4元/股。施章峰要约收购价格6.8元/股较东百集团8月14日的收盘价,溢价近三成。

在8月15日晚间,中关村也发布了关于收到要约收购通知函的提示性公告,公司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国美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美电器”)拟通过要约收购方式增持公司股份,预定收购股份最多不超过约1.01亿股,预定收购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约13.36%,要约价格为6.2元/股。此次要约收购所需最高资金总额约为6.24亿元,国美电器要约收购所需资金将来源于自有及自筹资金。

交易行情显示,截至8月15日收盘,中关村报收5.21元/股。国美电器要约收购价格6.2元/股较中关村8月15日的收盘价,溢价近两成。

收购人拟提高话语权

根据如意集团以及东百集团披露的要约收购报告书显示,收购人要约收购的目的均是增强自身的话语权以及维护公司股价稳定。

据悉,截至报告书摘要签署日,如意科技直接持有如意集团约3051万股,占如意集团总股本的11.66%,通过控股子公司山东如意毛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如意毛纺”)、山东济宁如意进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宁如意”)间接持有如意集团约4676万股,占如意集团总股本的17.87%;如意科技合计持有如意集团总股本的29.53%。

根据如意集团披露的今年半年报显示,如意毛纺为如意集团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6.07%,如意科技为如意集团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1.66%。如意科技、如意毛纺为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公司。如意集团的第三大股东为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7.24%。

此次要约收购完成后,如意科技合计最多持有如意集团总股本的40.99%。对于此次要约收购的目的,如意科技表示,基于对如意集团价值的认可,并基于有利于巩固旗下上市公司的管控和决策力、提振资本市场信心。

相比如意集团而言,东百集团的股权结构则比较集中。根据东百集团披露的今年一季报显示,控股股东丰琪投资持有公司股份比例达45.62%,东百集团第二大股东则为许惠君,持股比例为5.92%,第三大股东为深圳钦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达3.36%。

本次要约收购前,施章峰持有东百集团约1793万股,占东百集团总股本的比例为2%。而收购人施章峰为东百集团实际控制人郑淑芳之孙,与东百集团控股股东丰琪投资为一致行动人。丰琪投资与施章峰合计持有东百集团约4.28亿股,占东百集团总股本的比例为47.61%。本次要约收购期届满,施章峰最多持有东百集团约6284万股,占东百集团总股本的比例为7%,施章峰与丰琪投资合计最多持有东百集团约4.73亿股,占东百集团总股本的比例为52.61%。

对于此次要约收购的目的,施章峰同样表示,基于对东百集团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同时为进一步巩固丰琪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控股地位、提振资本市场信心。

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分别致电如意集团、东百集团董秘办公室进行采访,不过均未有人接听。

要约收购并非个案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5日,在今年以来沪深两市有15家上市公司作为目标方发布了要约收购公告,其中除了如意集团、东百集团之外,*ST康达、新华百货、京威股份等公司也均为公司大股东、控股股东等发起的要约收购。

在资深投融资专家许小恒看来,大股东、控股股东的要约收购事项,尤其是大幅溢价要约收购,一般被看做是重大利好消息,对公司股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也不排除一些公司以要约收购为“幌子”,编造利好消息。

在今年5月2日发布终止重组复牌消息的京威股份,随即在同日也发布了股东部分要约收购公司股票的提示性公告。京威股份表示,公司大股东北京中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环投资”)拟以部分要约收购方式增持公司股份。

但该事项筹划未满一个月就宣布告吹,5月25日京威股份披露了关于股东终止筹划部分要约收购公司股票的公告。京威股份表示,公司于2018年5月24日收到股东中环投资的通知,鉴于资本市场和二级市场环境的变化,中环投资经慎重研究,认为目前继续推进要约收购事项的时机不成熟,故决定终止筹划部分要约收购公司股票的相关工作。

另外,也有在股权之争背景之下发起的要约收购案例。诸如,新华百货在今年7月28日发布的要约收购报告书显示,公司控股股东物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物美控股”)向新华百货除物美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以外的其他股东发出的部分要约收购。要约收购完成后,物美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最多合计持有新华百货约9238万股股份,占新华百货已发行股份总数的40.94%。

此外, 围绕在京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基集团”)与*ST康达之间的斗争也已胶着多日。在今年8月4日*ST康达披露了要约收购报告书,公司股东京基集团拟以部分要约方式收购公司除京基集团外的其他股东所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条件的流通股约3908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0%。本次要约收购完成后,京基集团持股比例将占公司股份总数的41.65%。

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马换换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