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嘉和一品“卖房”做中央厨房

出处:特刊 作者:记者 郭诗卉 网编:王巍 2018-08-07

T048s001

2012年嘉和一品中央厨房落成投产,成为嘉和一品稳步扩张的后盾,但同时也给嘉和一品带来了不小的“风波”。 

1992年,大学一年级的刘京京就开始尝试创业,从礼品店、书店、美容美发、设计公司、网站到茶餐厅,涉及10多个业态。直到2004年创立嘉和一品这一以粥为主打品类的中式餐饮连锁品牌,刘京京将自己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餐饮行业,并且也让嘉和一品成长为在北京市场家喻户晓的轻餐品牌。

但餐饮这一入行门槛低的行业却也十分脆弱,一点小小的疏漏和瑕疵都可能让一个餐饮企业一蹶不振,而刘京京在管理设立嘉和一品体系时就更加注重标准化、流程化、数字化,这也让嘉和一品成为少数几家与资本市场密切接触过的餐饮品牌。就在2015年底,先有西安饮食终止收购嘉和一品,后有嘉和一品因自建中央厨房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外界对于嘉和一品当时的看法褒贬不一,刘京京本人却也未主动对此作出公开回应,2015年的嘉和一品和刘京京到底经历了什么?

激进的创业者

在谈起创办嘉和一品的初衷和契机时,刘京京并没有按照“套路”回答问题,而是笑道,“那是我创业历史上最低谷的时刻”。自大一开始,刘京京就在尝试各类投资创业,在20出头的年纪就坐拥成府路上十几个不同品牌、经营不同品类的店面,在外界看来,年轻的刘京京是个十分能干、大胆的创业者。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位女性期货基金操盘手。

转眼时间来到2003年,这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将本来顺风顺水的刘京京打入创业以来的“最低谷”。“当时北京的‘非典’情况非常严重,市面上的餐饮都不能开业,但餐厅员工是要发钱的,门店支出照旧,但却没有任何收益,很快我就变成了负资产,从挣钱变成欠钱,这个变化给了我当头一棒,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创业投资经历,但同时我也不能让员工离开餐厅,不然员工被传染的几率就会变得更大,所以只能一边硬着头皮苦苦支撑,一边痛定思痛,从中吸取教训。”

在旗下投资餐厅不能运转的同时,刘京京也终于得空可以对这波危机做分析,她明白,之前做餐饮没有形成品牌的意识,品牌是餐饮企业抵御风险的重要后盾,分散而激进的投资虽然能挣钱,但却始终是做买卖,而做餐饮,做品牌才是趋势。

刘京京认为,经过“非典”的灾难后,消费者会更加注重饮食的卫生与健康,这也将是未来餐饮的一大趋势,与此同时做让大众都能消费得起的健康餐饮能够帮助自身快速建立品牌,并通过连锁经营的方式逐步扩大自身的品牌影响力。于是,刘京京当即回收资金,决心做出一个连锁餐饮品牌,2004年嘉和一品的第一家门店应运而生。

与A股失之交臂

有了此前创业的经验和教训,刘京京带着创立嘉和一品的初衷以及将之发展为标准化的连锁餐饮品牌的愿景,在创立嘉和一品早期就开始用标准化、数字化的管理方式对嘉和一品进行“严管”,这也使得仅有20余家门店的嘉和一品获得资本的关注,也间接引发了2015年嘉和一品面临的危机之一。

早在2010年10月,嘉和一品就从红杉资本、涌铧投资两家风投公司获得近1亿元注资。2011年11月,该公司又获得云峰基金的第二轮融资。在当时资本投资餐饮品牌的案例并不在少数,但却鲜有资本能与餐饮善始善终的,刘京京当时为了迎合资本的投资、退出需求也开始谋求上市。2012年8月,嘉和一品宣布拟在国内发行股票上市融资,这是继天津狗不理集团、顺峰饮食、广州酒家、净雅食品之后,又一家餐企开启A股上市之路,但不到一年后嘉和一品“撤退”了。刘京京回忆起此次与A股的失之交臂,说道,“当时正值‘IPO财务核查风暴’,证监会对企业审核停滞了,而且是无限期停滞,但是企业在IPO排队过程中所有的中介机构费用还须持续上缴,还须有专门的团队每半年办一次企业的‘合规证明’,这些对企业而言就是纯支出,加之资本市场对于餐饮企业本来就有一些‘误解’,所以就和资本方商量先退下来”。

这次冲击IPO虽然未果,但是成功引起了上市公司的注意,有很多上市公司抛出橄榄枝谋求深度合作,其中嘉和一品与西安饮食的接触更为密切,双方甚至达成了收购协议。但就在双方收购即将达成时,西安饮食发布公告终止对嘉和一品的收购,刘京京也在采访过程中对此事做出回应,就在双方收购即将达成时,西安饮食方面更换了管理层,对于此前双方制定的未来发展方向做了调整,双方对此产生了分歧,刘京京也认为终止并购合作,会更利于嘉和一品的未来发展。

因为这两次与资本市场擦肩,在外界很多人看来刘京京是“着急”让嘉和一品上市,刘京京对此表示,并不刻意追求上市,而是将继续保持规范、稳健的发展。

2000万换信用零瑕疵

说起创业者,很多人都会认为创业者非常忙碌,无暇顾及家庭,创业者的背后不仅需要强大的共事团队,还需要一个完备的后勤团队,让创业者们可以专心投入事业,但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刘京京提到的最多的字眼就是“家”,刘京京不仅将“家”融入嘉和一品的企业文化,而家也是将刘京京拉出困境的帮手,同时也是刘京京一个女性创业者心里最为温柔的一部分。

“我一直告诉我的员工要以给家人做饭的态度做产品,这样才能让员工在用料以及操作流程上更注重品质和细节,从源头保证嘉和一品产品的食品安全及品质,同时我们也建立了远程监控系统,并配有专门的监控人员对各门店进行实时监控,对于门店执行不到位的行为可以立即做出反应。但随着门店规模的扩大,我们发现分散的监管效率很低并且不足以支撑企业快速发展,只有集中加工、集中监管才能更有效地保证产品的品质相同,也能提升各个环节的监控效率。”于是嘉和一品开始斥巨资投建中央厨房,这也为嘉和一品以及刘京京在2015年底遭遇的危机埋下伏笔。

2012年嘉和一品投资1.8亿元的第三代中央厨房落成使用,刘京京介绍,投资的1.8亿元中超过1亿元是银行贷款,两年一次授信。在2015年之前嘉和一品都是在正常续贷,2015年底北京住建委开始合并,停止办理相关手续,嘉和一品无法顺利办理授信,导致嘉和一品需要在20余天内偿还7000多万元,这对于任何一家餐饮企业而言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巨大的资金压力让刘京京一度患上重度焦虑症,严重影响了她的身体健康。但在此时,刘京京的家人在明知房价还会大涨的情况下,毅然低价把她们的两套房子卖了,加上她本人筹措资金,最终在偿还期限前还上了贷款。

就在还款7天后,新的授信也下来了,为这7天,家人的房产损失了近2000万元。说起这段坎坷经历,刘京京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如果重新选择,我应该还是会这样做,即便晚了7天仅仅是有一个逾期还款记录,大多数人会认为其实影响也不大,何必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呢?但我认为对于企业而言这就是信用瑕疵,我不能让嘉和一品这个品牌有任何瑕疵”。而在说到家人是如何帮她渡过难关时,一贯潇洒的刘京京也有些动容,在她看来,事业固然重要,但家庭既给予她塑造嘉和一品品牌的灵感,也是她最重要的力量源泉。

诚信为本

诚信一直是高级的从商之道,刘京京从开设第一家嘉和一品门店时就要求餐厅合规化发展,“即便开票率只有30%,我们也要按照100%纳税”,这让刘京京在提议定档外卖营改增税率时掌握了充分的话语权。

而诚信更是一个餐厅成为餐饮品牌的基石,如果在产品上偷工减料,如果在监管上稍有不慎,一旦出现食品卫生安全事件,将很可能让一个餐饮品牌毁于一旦。餐饮企业的品牌其实含有相当重的分量,这其中诚信是一个餐饮品牌立足市场的根本。

重视家庭的刘京京也将诚信为本的理念根植于对女儿的教育中,让女儿在与同龄人的游戏中尊重规则,注重诚信。而“为家人做饭”的企业理念,也是刘京京将诚信融入企业管理、融入嘉和一品产品的直白的表达。

刘京京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大家虽然都知道诚信重要,口口声声讲诚信,但重点还是要看怎么做,尤其是对于做食物给消费者的餐饮企业而言,不仅要做到诚信,还要一直坚持下去,这绝非易事”。

对话

刘京京:门槛低是做生意,高标准是真事业

  

最近一直在外出差奔波的刘京京在接受采访时脸上带有些许疲倦,但在面对镜头以及回答问题时依然如往常一样从容。当说起餐饮创业热时,刘京京对此话题显得格外有兴致,在她看来,如今的餐饮行业确实进入快速发展期,餐饮创业的门槛高低则取决于创业者进入这一行业的初心。

创业先想清楚做买卖还是做品牌

北京商报:现在很多餐饮人都在说,中国餐饮行业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期,会吸引来更多的创业者,您作为一个资深的品牌餐饮掌门人,对这些创业者有什么建议?

刘京京:餐饮行业确实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涌入,我认为创业者在进入餐饮行业之前应该弄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如果单纯的就是想挣点钱,那有挣钱的途径,就像我最初投资餐饮一样,能挣钱,但是这是做买卖。如果想要做出品牌,那就要把餐饮作为事业来做,要有长期战略,也要着眼于门店,稳扎稳打,建立完善的体系、标准的制度,严格要求产品,提升管理效率,这些都不是容易的事儿。

把每一个市场吃透再逐步扩张

北京商报:那您计划如何趁着行业快速发展把嘉和一品带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性的餐饮品牌?

刘京京:我们不着急扩充版图,也不想为了成为国际品牌就舍近求远地在海外开店,我希望嘉和一品能把每一个市场吃透后再逐步扩张,比如现在我们的优势市场在华北地区,我们就先把华北市场做强,然后再逐步向其他区域扩张。我们也有计划通过收购其他区域与我们的店面面积比较相符的品牌进行扩张。

餐饮企业间从竞争走向竞合

北京商报:随着市场上新兴的品牌越来越多,行业竞争也会加剧,您如何看待这一说法?

刘京京:餐饮行业其实从来都不是一个你死我活的行业,市场足够大,品类也足够多,能容纳很多品牌共生共荣。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餐饮行业不仅出现了很多深耕某一品类的品牌,也有开始布局产业链的品牌,这些品牌也在与B端的餐饮企业合作,这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一些入行新手创业的难度,同时大家一起努力让中国餐饮的整个产业链更加成熟完善。

餐饮企业之间也将从竞争开始走向竞合,餐饮的后台将渐趋完善,企业之间的合作也将更为密切和频繁,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提升餐饮行业的产品品质以及管理能力,能够让餐饮的市场空间更大、更健康。

更多视频请扫二维码

右侧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