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泰康保险世界500强成真

出处:特刊 作者: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网编:尹文武 2018-08-06

T018s0011996年陈东升在泰康人寿开业仪式上致辞 

如果说改革开放成就了“92派”下海傲立商界,那创新与专业让他们走得更稳更远,而内心的责任则成就了他们的人生格局和企业格局。陈东升,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92派”典型代表,青年筑梦、壮年逐梦,带领着泰康登上了国际市场舞台,并于2018年7月19日跻身《财富》世界500强。

陈东升曾经提出“创新就是率先模仿”,诠释了中国经济及企业发展后发理论和创新模式,倡导“买保险就是尊重生命”、“从摇篮到天堂,保险关爱一生”,“让保险更安心、更便捷、更实惠,让人们更健康、更长寿、更富足”诠释保险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意义。而此次泰康入围《财富》世界500强,陈东升的人生又开启了新征程。

梦起“武大”,偶然间跨入保险业

谈及泰康保险,必然绕不开陈东升,而评价陈东升的成功,又与他少年时代的环境、经历等诸多因素密不可分。正如陈东升所言,所有成功的人,他的力量源泉、梦想都是青少年时候形成的。

陈东升出生于湖北天门,从小就喜欢读书,对社会科学情有独钟,于1979年考上武汉大学经济学系。1983年从武汉大学毕业时,陈东升和同学来到珞珈山顶,花了半天时间在一块石头上刻下了一个大大的“始”字,开始了新的奋斗之路。

陈东升毕业后分配到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国际贸易研究所工作,1988年,调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下属的《管理世界》杂志副总编。

在研究所工作时,陈东升大量阅读西方书籍和杂志,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当时他最感兴趣的是《财富》搞的世界500强排行榜,参考《财富》排行榜在国内进行500家大企业评选,当时在各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在此之前,中国企业都是按照产值来划分一类、二类企业。

创业之路与评选工作有着较深的渊源。陈东升曾经把中国500强和世界500强做过对比,他惊讶地发现,世界经济总量的排序和它拥有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完全成正比。面对记者,陈东升回忆道:“评选中国500大对我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坚定了我实业报国的信念。”他梦想自己也能创办一家“世界500强”企业。

一次日本考察之行,让陈东升生发了做保险的梦想。1990年,陈东升随中国青年代表团到日本考察,看到东京最高的摩天大楼都是保险公司的大楼,他第一次了解到保险业可以做这么大,就在心底埋下了创办一家寿险公司的种子。

在1992年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年份,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陈东升随同一批官员下海,形成了铭刻在中国创业历史上的“92派”。“我当时创建泰康的时候没有想那么多,但那时候还是有诉求的,就是要办一个世界级的企业。这就是我下海的原因。”他曾经这样说。直到1996年8月,泰康人寿终于获批,成为《保险法》颁布后成立的中国第一批股份制保险公司。

倡导创新,独创医养闭环新模式

在陈东升带领泰康闯天下时,他在市场上留下这样一句“名言”,那就是“创新就是率先模仿”,因为他不甘心于落人后,更不甘心于落入俗套。他在国内首先推出的中国500家最大企业评价时,就模仿了美国《财富》的500强评选标准,他坚持要照着世界最好的葫芦画瓢。这只是陈东升在市场上第一个尝试模式创新,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在保险业,陈东升在反复模仿、不断创新。早期创新靠快速模仿,营销体制学习东南亚和中国台湾、香港,借鉴国泰模式、安泰模式、南山模式及友邦模式;信息技术、精算、管理、财务和投资管理学习欧美,提倡向世界上一流的跨国企业学习。模仿得越多,自己沉淀下的创新基因也越多,例如泰康在保险业第一个发次级债,第一个使用内含价值标准,第一个百分百电话回访,第一个在中国做商业养老社区,实现保险业与医养高度融合。

据了解,2007年,泰康就开始酝酿筹备进入养老产业。陈东升仍然坚持“创新就是率先模仿”,他决定去看看其他国家、地区怎么做。他先后去了日本、中国台湾考察,觉得都不是他想要的。直到去了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中心养老社区,美国老年人的生活令他深深震撼。美国考察之旅让他坚定了进军养老产业的信念,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个商业模式带回中国。10多年来,泰康一直“摸着石头过河”,开启了中国养老社区的新模式,从养老社区,到医养融合,再到打造“保险+医养+资管”闭环,完成了一次商业模式的创新。“你买我的保险,我用寿险资金建设养老社区,全国连锁,你老了以后在这里养老就医,形成闭环。整个模式叫‘医养康宁全国化’,实现医疗体系、养老体系、康复体系、终极关怀体系,这个模式现在全世界还没有。所以现实比梦想精彩得多,伟大得多。”陈东升对记者如此感慨道。

追求专业化,深耕保险业不变

“天下绝对没有偶然的成功,一切成功都是偶然在必然之中。成功总是偶然间具有一定的必然性。”陈东升这样看待成功,而专业化经营是成就泰康今天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商人是做交易的,企业家是做市场的。商业理想主义与机会主义的区别,就是企业家和商人的区别。做企业就像农夫,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精耕细作,每一年有一年的规划,然后长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专业化耕作,综合各种资源,通过改善技术和产品来获得收获。好企业一定是坚持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道路的企业,是坚持创新和效率驱动的企业,是坚持为社会提供正能量的企业。”陈东升如是解释。

为此,陈东升反复强调,没有涉及更多的金融领域,坚定要把保险做精做专,提升专业水平,做好客户服务。陈东升在采访中解释说:“泰康就是要坚持主业,深耕寿险,坚定地走市场化和专业化的道路。泰康一成立就提出要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特别是泰康开始做医养后,我们就更坚定了。”

正如陈东升曾经带着高管团队多次远赴国外考察养老社区,就是为了把保险与医养融合模式打造得更专业。在北京昌平的泰康养老社区“燕园”,记者目睹了一流的生活、娱乐、医疗、复康设备,如果没有人“点破”,谁都无法相信这是一个老年人养老的场所。目前,泰康已完成北京、上海、广州、三亚等十几个全国重点城市养老社区布局,成为全国最大的高品质连锁养老集团之一。北京燕园、上海申园、广州粤园、成都蜀园已先后投入运营。在陈东升看来,泰康正推动一场养老革命,改变中国人对生命的态度,让更多的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现如今,泰康通过保险、资管、医养三大核心业务,转身为累计服务2.25亿客户的大型保险金融服务集团。截至2017年底,管理资产超过1.2万亿元,规模保费超1700亿元,税后利润为113亿元,简称“万亿资产、千亿保费、百亿利润”。值得一提的是,泰康的专业化投资能力在业内有口皆碑。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环境不断成熟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陈东升显得很坦然,他表示,对今天改革面临的挑战和任务,不管何种手段,最终都是要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和平等。陈东升在60岁时曾对同事和朋友们说,“我今年是零岁,人生开启了一个新征程,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激励前行

看好时代、看对大势、看准市场,这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理想和现实间隔着一道万里长城”,“大事要敢想,小事要一点点做”,“真正的企业家精神不是温室中的幼苗”,理想要变成现实并不容易。

企业家精神就是心中有一盏对未来、对希望永不泯灭的明灯。一位好的企业家,总是有一种精神,总是有一种力量来推动社会的进步,不仅要约束自己,还要率先垂范,不断地学习,不断创新,引领企业进步,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旺盛不竭的生命力。

陈东升是泰康的创始人,也是大股东、CEO,也是专业与创新发展的推动者,这四种角色集于一身,体现出最具活力的企业家精神,他的传奇故事也在激励着一批又一批泰康人不断前行。在陈东升看来,泰康的成功,既是时代的产物,更是自身点点滴滴奋斗的结果。

对话

陈东升:企业家精神并不抽象

北京商报:您除了任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外,还担任了很多社会职务,但有一个标签永远抹不掉,那就是“92派”代表人物。您怎么看待“92派”下海经商?

陈东升:“92派”是改革开放的结果,这一批人下海经商、在各个领域创业成功要感谢改革开放之后各项政策的推行和落实,可以说没有改革就没有“92派”,也不会有我,以及泰康保险集团。

在这之前,中国只有国有企业、乡镇企业,私人的就只有个体户和外资。1992年国家体改委发布了《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这两个文件开创了自由创业的时代,人们有了创业的想法就可以白手起家,筹措资本,开办企业。1992年这两个文件的颁布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国内迎来了真正的创业时代,所以1992年成了中国现代企业的元年,才有了后来的“92派”。嘉德和泰康都是在这个背景下酝酿的。

可以说,“92派”企业家是按照股份制的框架建立的企业制度,产权不断清晰,这一批企业家是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试水者。

北京商报:企业的成功,与企业家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是企业家在带领着企业向前发展,而企业家精神又不断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于创业中,让更多的企业不断强大。您眼中的企业家精神是什么样的?

陈东升:政府主导经济的实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企业家精神的泛社会化”,主流是积极的、正向的。在政府主导下,国资、外资、民资三股力量一起发挥作用,这是中国独特的道路。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的高速发展,正在进入一个创新驱动、效率驱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歌猛进的新时代。依靠创新驱动,进入新的业务蓝海,占据产业发展制高点,满足升级中的大众消费新需求;依靠效率驱动,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条,整合海内外市场。整合的过程也是收购兼并的过程,是提升效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效率低的企业被淘汰了,效率高的企业会越来越好。当中国经济进入以创新驱动、效率驱动为核心的时候,真正的市场化的企业、真正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会更能适应这样一种新时代的要求,也就是真正的企业家时代到来了。

企业家精神是一种乐观的精神,优秀的企业家就要看准潮流、迎上风口,义无反顾地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今天创业创新的潮流浩浩荡荡、不可阻挡,优秀的企业家需要顺应潮流、不断创新,在企业成长的进程中推动中国经济向前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企业家,从我们50年代这些老一代,到现在“80后”的新生代,一代一代、一波一波,前赴后继,这就是民族的希望,这就是国家经济的希望。一定要记着只有一代一代、一波一波、前赴后继的创业家和企业家,这个社会才会永葆它的活力与青春。

右侧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