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产经 > 教育

AI+教育 热技术下的冷思考

出处:教育周刊 作者:记者 程铭劼 网编:尹文武 2018-07-19

C2018-07-20教育周刊1版01s001

7月18日,好未来的AI峰会举行,而其秘密练兵的AI Lab项目也首次浮出水面,由于行业龙头的深入布局,AI+教育的热度空前,成为2018年的行业关键词;而与此同时,市场上仍然有着大批停留在营销层面的AI产品,在技术热潮下,我们对于AI+教育的落地情况产生了一些思考。

2018成AI教育大年

在智能时代的数据浪潮下,人工智能和脑科学正迎来跨界融合,并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思维范式和教育方式。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成为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又一个具有重要标志和里程碑意义的文件。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入教育信息化2.0时代,是教育信息化事业实现新跨越的内在需求,也是顺应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域链等新技术浪潮的必然选择。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任友群认为,人工智能对部分现有工种的取代和对新职位的创造将带来人才培养类型、培养内容以及供需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并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产生深远影响。

7月18日,在“2018好未来人工智能大会”上,好未来正式推出“WISROOM”智慧课堂解决方案,并全新升级“魔镜”为基于课堂过程的教学效果智能评测系统。同时,好未来脑科学实验室与七大高校专家联合发布“儿童青少年脑发育发展动态信息组学图谱”项目,推出“Alpha Brain”品牌并发布脑科学知识课程体系,帮助教师、家长、学生理解并应用脑科学教育理念。作为教育上市公司中市值第一的企业,好未来用实际行动宣布其全面转型素质教育的战略转型,一扫其被浑水连番发布做空报告打击股价的阴霾。

好未来创始人兼CEO张邦鑫表示:“互联网正在重构学习,人工智能将会融合教育。我们希望通过研究学习的科学,让孩子更科学地学习。”好未来的新产品发布把国内做AI教育的科技热潮提到了一个小高峰,今年,几乎所有的在线教育机构都会或多或少强调其产品的AI属性。此前,K12在线1对1辅导机构海风教育就于5月12日推出了人脸识别进课堂的AI教学系统。而乂学教育也在近日推出了自己的松鼠AI 1对1品牌。

蓝象资本投资总监王凯峰认为,教学内容通过新交互方式提升了学习体验,教学服务则通过直播技术提升了规模化能力。将内容、教师与助教进一步分工提升了规模化。而人工智能可以赋能全部环节。

真假AI教育如何鉴别

据不完全统计,自从人工智能技术问世以来,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0多家企业宣传自己是人工智能+教育的公司。国内有30多家公司宣传自己是人工智能+教育公司,其中也存在着以AI+教育为营销噱头的教育机构。那么真假AI教育如何辨别呢?

朗播网首席数据科学家贾艳明认为,真正的AI+教育是必须有高水平的教研和高质量的数据。如果没有高水平的教研,何谈教育?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数据,何谈模型?因此要鉴别真假AI,主要看它是否有高水平的教研能够支撑基本的教育服务,是否有高质量的数据能够帮助建立准确的学习模型。

“人工智能正快速进入教育领域,既是教育改革新工具,也是课程教学新内容。没有教研的AI+教育就是耍流氓,而许多市面上的AI产品也只是流于表面,要想真正打造出适应教育改革方向的AI+教育产品,对市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贾艳明谈到。对于如何判断一个AI教育产品的真伪,他认为大约可以从几个维度考量:产品类别、教研团队的阵容、平均教龄以及数据类型等。

从教育培训的大市场来看,目前AI教育的落地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学习外围的,其中包括拍照搜题,主要利用图像识别和数据检索的技术;表情识别,主要利用图像识别技术;陪伴机器人,主要利用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二是学习核心的,其中包括:自适应测评和练习,主要利用项目反应理论和知识追踪算法,再加上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主要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

据贾艳明分析,目前这些教育产品都是需要利用AI技术做的,但是学习外围的部分只能辅助学习,没有深入到教育的本质,而第二类才是真正参与学习核心过程的,是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的。

未来AI教育如何落地

7月18日,好未来脑科学实验室宣布推出全新“Alpha Brain”品牌,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陈熙霖表示,希望人工智能和教育能够更好地结合。好未来在科技上的大力投入,对行业是个好信号,也希望好未来对行业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据了解,人们最早关注人工智能是从Google研发出的AlphaGo击败专业选手开始,然后逐渐深入到各个行业。近年来,教育行业也引入AI技术,常见的有拍照搜题、表情识别、陪伴机器人等。直到此次好未来重磅推出了一系列AI教育产品,业内才意识到,人工智能与脑科学的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的科技产业革命。好未来AI Lab负责人谈到,过去的教室里,教育好似一个黑盒,教学过程没有被数据化,所以教学质量无法被量化,教师难以获得提高授课水平的有效建议。

贾艳明在对未来AI教育应用落地时的场景描述时谈到,未来5-10年,除了传统教室学习外,课外的学习应该随时随地能进行线上学习。AI应该是很自然地融入教育中,学生能够通过自适应学习系统做到不知不觉就能学到知识和提高能力。当学生开始学习某个学科时,系统会自动对他进行测评(利用基于数据训练出来的快速测评模型),然后系统自动根据测评结果为该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路径规划(利用考虑基于数据或专家经验得到的能力点或知识点之间关系的路径规划模型),系统自动推送学生学习材料和练习(利用知识追踪模型自动判断学生掌握情况,自动跳入下一个能力点或知识点的练习和学习),学生做完本轮学习和练习后,系统会自动给学生进行测评,如果达到目标,则结束学习过程;如果未达到目标,则继续新的学习路径规划和练习,直到学生达到学习目标为止。

但他也强调,整个学习过程都不需要老师的参与,因为测评和练习的打分以及学习路径的规划都是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去实现的。当然对于学生的态度和情绪管理,仍然需要老师的参与。AI并不能完全取代老师的工作。

北京商报记者 程铭劼

右侧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