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双霞)在日前由财经新媒体”读懂新金融”、麦子金服联合主办,抱财网、包公有财协办的”改革开放40周年,和我们身边的金融”主题沙龙上,针对近期网贷行业“爆雷潮”,抱财网联合创始人张志威表示,“爆雷潮”导致行业恐慌情绪持续蔓延。但事实上,不应该片面评价网贷行业发展,目前平台上市融资消息不断,资本市场的态度也是反映互金行业发展的“晴雨表”,那些背景实力强、运营规范、发展目标清晰、风控流程完善的平台,依旧深受广大资本市场欢迎。
包公有财执行总裁童哨兵指出,P2P做普惠金融这条路没错,但一定要小额分散。他表示,中国的短板在消费金融,农村消费金融是一个大市场,特别是小镇青年的年轻人,他们的消费需求很强烈。P2P行业最匹配的一个落地场景。大企业的借款资金大,风险高,相比之下,资金借给小微企业和消费者是更好的选择,消费是中国经济的三架马车之一。
“网贷1+3的监管体系,注定了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能够活下来最后变成备案平台是最重要的。活下来就意味着平台的实力、合规和安全性。这个行业正在迅速地整合和淘汰,这里面包括打着P2P的名义做非法集资的,也有良性退出的;因为去掉资金成本、运营成本、合规成本和不良,很多平台不能盈利了,只能退出,但洗牌之后,安全合规的平台会迎来一个稳健发展的机遇”,麦子金服副总裁兼麦子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石蔚明指出。
对于投资人如何选取平台,石蔚明建议投资人应关注以下几点,第一,投资人的资金是不是真正的存款在银行;第二,资产收益能不能覆盖,第三,平台盈利模式是什么,是不是信息匹配以及平台对借款人的审查是怎样的模式,怎么去防控风险。
在分析人士看来,诸多平台的退出,是与日益趋严、清晰的监管环境有关,是网贷行业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法与金融室副主任尹振涛认为,从服务于普惠金融的角度上来讲,政府的支持和扶持政策很重要,在日本,金融服务相对比较全面,网贷机构并不是发展得非常好,因为大多数是网贷从事的业务,传统金融机构已经覆盖到了。在传统而完备的金融体系中,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空间会被挤压。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虽然遭遇严监管,但整个市场环境相对于日本而言,仍然很好,还有很多发展机会。
“互联网金融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容忽视,但互联网金融的功献和作用也不能否定。”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表示,规范和发展并重,严监管非常必要,监管要构建技术-制度框架,政策法规的完善是本,发展监管科技建设数字化监管体系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