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财经 > 基金

公募大佬回归成绩单几何

出处:基金周刊 作者:记者 王晗 网编:王巍 2018-06-13

C2018-06-14基金周刊1版01s001

未标题-1 拷贝

6月12日,出走六年之久的公募大佬范勇宏回归公募,新的角色是鹏扬基金董事长,这位曾带领华夏基金成为公募巨头的大佬再度回归也轰动了整个公募圈。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伴随着公募基金股权激励的成熟,以及自然人持股设立基金公司的放开,越来越多曾经离开公募基金市场的公募大佬选择回归,如杨爱斌、陈继武、莫泰山等,均先后杀回公募圈重起炉灶,加入创业的浪潮。这些回归后的公募大佬所管公司发展一段时间后,规模和投研业绩的成绩单如何也值得关注。

鹏扬基金杨爱斌

债基优异偏股跛脚

作为公募行业的老资历,范勇宏之所以加入鹏扬基金,在市场分析人士看来,主要是因为他与鹏扬基金总经理杨爱斌颇有渊源。杨爱斌的简历与范勇宏多有重合,范勇宏担任华夏基金总经理期间,杨爱斌曾担任华夏基金总经理助理、固定收益投资决策委员会主任委员、固定收益投资总监,任职期间,曾全面主持固定收益投资管理工作。实际上,杨爱斌也曾经是公募基金市场赫赫有名的投资大佬。

杨爱斌从2005年加盟华夏基金,2011年奔私创业成立鹏扬投资,再到2016年忍痛中止400亿元规模的私募业务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归公募设立鹏扬基金,担任总经理一职。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鹏扬基金成立伊始,就将主要发展路线定在了公募债券基金上。杨爱斌表示,低息时代虽然来临,但债券投资仍是一片待开发的“蓝海”,未来要把公募债基做大做优。公开资料显示,鹏扬基金成立于2016年7月,时至今日诞生已近两年的时间,那么鹏扬基金公募业务发展如何呢?

从公募基金产品线上看,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鹏扬基金近两年来确实在债券型基金上发力较多。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目前鹏扬基金旗下共有9只产品,偏债基金占比较大,共计达5只,其中混合型债券基金1只、债券型基金1只、中长期纯债基金3只。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鹏扬基金偏债基金规模达到32.15亿元,占总规模81.17亿元比例近40%。

规模发展上,鹏扬基金也在缓步攀升,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鹏扬基金非货基业务规模46亿元,在123家公募基金公司中排名第81位,较去年底规模排名上升两位。

投资业绩方面,鹏扬基金旗下固定收益类基金全部实现正收益,截至今年6月11日,可统计完整业绩的产品中,鹏扬汇利债券、鹏扬利泽债券今年以来收益率均高于同期同类型平均收益率。

不过,鹏扬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的业绩也不算好看,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1日,鹏扬基金旗下偏股混合型基金鹏扬景泰成长混合A、C份额年内收益率分别亏损5.13%、5.33%,跑输同类产品同期业绩超3个百分点。从成立以来业绩看,旗下2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也均出现亏损。

凯石陈继武博道莫泰山

公募未发专户先行

继鹏扬基金获批成立后,又有两家“私转公”基金公司诞生,2017年5月和6月,凯石基金和博道基金相继成立。公开资料显示,凯石基金董事长陈继武,历任南方基金基金经理,富国基金投资总监、副总经理,有着长达十年之久的公募任职经历。公开信息显示,在他2003年开始担任富国基金投资总监后,富国旗下产品的业绩取得了大幅提升。2009年1月,陈继武进军私募,成立上海凯石益正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5年9月凯石开始申请公募基金牌照,到2017年3月正式获批,凯石基金共花了18个月的时间。凯石基金也成为继鹏扬基金后的第二家“私转公”公募基金公司,同时也成为首家全部由自然人持股的“私募系”公募。

不过,北京商报记者也注意到,由于成立时间仅有一年,目前凯石基金旗下多只产品仍在上报阶段,尚未有公募基金产品面世。证监会网站信息显示,凯石基金共上报了“凯石涵行业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凯石源灵活配置混合”、“凯石汇行业轮动混合”等6只基金产品。

公募产品仍待批文,但公司专户业务已经有序开展。基金业协会备案数据显示,目前凯石基金已经备案了“凯石稳健增长2号资产管理计划”、“凯石盈泰新经济1号资产管理计划”、“凯石信芸资产管理计划”等6只专户产品,合计募集规模3.9亿元。

继陈继武后,另一位曾在基金行业的风云人物莫泰山,也在多年后通过发起设立公募基金公司的形式回到公募行业。公开资料显示,莫泰山曾任交银施罗德基金总经理。任职期间,莫泰山带领交银施罗德位列2009年基金管理公司规模榜单第9名,奠定了业界名声。2013年5月,莫泰山创立上海博道投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1日,博道投资的私募基金管理总规模已达到150亿元。然而,莫泰山最终选择了重返公募,2017年6月1日,博道基金获批,莫泰山任博道基金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长。

与凯石基金类似,去年刚刚拿到公募牌照的博道基金,在公募业务上还未成立新产品,仍处于上报阶段,截至目前共上报“博道启航灵活配置混合”、“博道远航灵活配置混合”2只公募产品。专户业务于是乎也成为公司展业布局重点,目前“博道全天候对冲一号A资产管理计划”、“博道精选8期A资产管理计划”、“博道精选7期资产管理计划”等9只资管计划已于协会备案。

浙商基金肖风

过度依赖委外业务

在公募市场上同样占举足轻重地位的大佬还有肖风,2015年3月博时基金创始人肖风以浙商基金董事长的身份回归,可以说肖风是最早回归公募基金行业的大佬级人物。

公开资料显示,肖风是博时基金创始人,在他带领下博时基金的管理规模一度超过2000亿元,作为基金老十家的创业元老,肖风在博时基金坚守了13年。2011年从博时基金卸任后,肖风再度回到公众视野已是万向控股旗下通联数据的董事长。阔别公募基金四年后,肖风再度回到公募。不过,与曾经掌握博时基金千亿资产不同的是,肖风彼时面对的是一家成立近五年、规模仅有数亿的浙商基金。

从肖风2015年3月回到公募至今已有三年时间,浙商基金的规模增长突飞猛进。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成为浙商基金发展拐点,短短3个月时间里,浙商基金规模由2016年末114.64亿元的规模飙涨至609.66亿元,涨幅超4倍,规模排名也由76位上升至38位。其中,浙商日添金货币B份额带来的增量资金功不可没。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去年一季度浙商日添金货币B份额基金份额增长451.53亿份,占整体份额增量超九成,2017年年报显示,该基金机构投资者占比100%,疑似委外定制基金。此外,清一色机构投资者的浙商“惠裕”、“惠享”、“惠丰”、“惠南” 纯债基金也分别获得10.28亿份、5.76亿份、4.99亿份、4.96亿份的基金份额增量。由此不难看出,浙商基金增量资金多是依赖委外产品,由机构投资者注入。

不过,过于依赖委外业务的浙商基金,自“3·17”委外新规实施后,浙商基金规模出现滑坡迹象,数据显示,浙商基金去年二季度规模小幅缩水4.77%至580.56亿元。去年四季度,这一状况依然没有好转,截至去年底,浙商基金业务规模缩水至366.54亿元。转过年关,今年一季度,浙商基金规模再度缩水至317.2亿元。

“委外新规加大了公募基金承接委外资金的难度,导致新增委外不足;另一方面,去年底债券市场持续走熊,部分主投债市的委外资金选择赎回。所以,在监管和债市基本面的联合施压下,委外投资规模显著下降,依赖委外的基金公司业务缩水在所难免。依赖机构委外的中小基金公司,具有“产品线匮乏、权益类投研能力欠缺、投资者结构单一、基金规模不稳定”的特点,一旦遭遇市场“黑天鹅事件”,流动性风险不容小觑。盈码基金研究员杨晓晴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 王晗/文 李烝/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