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文化 > 典藏

杨延红:流动的色彩

出处: 作者:记者 隋永刚 胡晓钰 网编:王巍 2018-04-19

C2018-04-20中国当代艺术2版01s001

《烟云缭绕》

  

《独钓图》

C2018-04-20中国当代艺术2版01s003

《访友图》

  

杨延红

1966年生,当代泼彩山水画家。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及北京画院高研班;师从著名画家李行简、蒋彩萍、黄润华、黄均、张步、石齐等;多次受到杨延文对作品的点评;曾于北京、福州、青岛、呼和浩特、兰州等地举办画展;应邀参加第十九届北京艺术博览会;其作品被有关机构及收藏家收藏。现为中国画艺术研究院创作室主任、北京宣和书画艺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人民铁道书画院理事、中国商业联合会书法家分会理事,环球文化艺术网艺术顾问,多幅作品收录于2015年出版的《杨延红书画作品集》中。 

杨延红是当代著名彩墨画家石齐的得意门生,有着深厚的传统根基和富有探索的艺术精神。他于2013年进入北京画院跟随老师研习彩墨绘画艺术,在老师的指点下,培养了敏锐的色彩感觉,同时,他对张大千、刘海粟及西方的抽象作品情有独钟,从技法以及画面表现上受益匪浅。经过多年的探索,杨延红的作品面貌逐渐形成,得到了包括杨延文、石齐、杨晓阳等艺术名家的认可,成为当代画坛实力派的泼彩山水艺术家。

泼彩、泼墨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是从传统中发展起来的,从清代开始在画坛出现,张大千使其发展成熟。杨延红表示,泼彩画法在技法上与水墨画不同,“它是在传统的墨中加入了色彩,不是画得面面俱到,而是带有似与不似的抽象感觉”。

杨延红的泼彩、泼墨主要表现中国传统的审美,在他的作品中,融入了儒释道文化精髓,面貌清新、典雅,富有别样的艺术品位。可以说,传统文化贯穿了杨延红作品创作的始终,“中国人讲仁义礼智信,中国画最终还是与中国文化有关。儒家代表进取,道家代表规律,佛家代表奉献,很多人喜欢中国文人画,风景中的人物、画面的留白,这都和中国文化有关”。杨延红表示。

流动的色彩、清新的意境、典雅的笔墨……泼彩经常给观者带来过目难忘的画面感。杨延红表示,一幅好的泼彩画需要融入不同的审美元素,“画面首先要美观,作品赏心悦目,画面还要协调,再者要给人以想象空间。画得像容易,但画得有意境却很难”。

杨延红在泼彩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对于纸张、笔墨,甚至环境都有特殊的要求,“张大千用熟宣较多,渗透较慢,也有生宣。我现在用生宣较多,控制力更难一点,晕染较快,需要考虑颜色的先后次序。我的画跟纸张选择、水的温度,包括空气状况都有关系,最重要的是水、墨和色彩三者的反应。”杨延红表示,这样的探索花费了他四五年时间,最终经过反复试验,才摸索出一套独特的体系。

在很多人的眼中,杨延红的画自然、流动,画中的山、云、水等不同的物象,融合又分离,栩栩如生,“我的画中偶然性很多,其中也有必然。前期一定有大的构想,意象化地处理,也要具象的点睛之笔,也有抽象”。杨延红表示,“画泼彩可能前期画不好,需要有对传统画技的学习基础,掌握审美和规律。到了一定程度,才能随心所欲,在中国文化的框架中变幻”。

“我的画作中如果去除人物,就完全是欧洲式的抽象。但这样就不像中国画了,这和文化背景有关。在国内,也不能完全走抽象的路子。现在有些人用水彩、水粉泼,但就完全失去了中国画的味道,不能装裱。中国画中需要留白、提款、盖章等,如果用水彩、水粉,就无法做到,我还是喜欢用传统的颜料。”杨延红表示。

从生活到艺术,杨延红向往大诗人陶渊明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田园境界,因此,他的作品中多了一份古意,这是他在浮躁社会中对理想生活的一种向往,更是他的人生追求。

北京商报记者 隋永刚 胡晓钰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