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晚,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幸福”)发布2017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华夏幸福共实现销售额1522.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50%;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87.81亿元,同比增长35.26%。值得一提的是,华夏幸福产业新城模式异地复制成效显著,长三角、珠三角等多个区域加速拓展,非京津冀销售占比从7%提升至23%。此外,作为领先的产业新城运营商,华夏幸福产业新城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65%。
收入结构优化业绩高质量增长
年报显示,华夏幸福2017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81亿元,同比增长35.26%,净利润率14.72%,为近三年来最高。截至报告期末,该公司总资产3758.6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370.95亿元,分别比上一年度末增长50.40%、46.27%。
在宏观经济稳中向好、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总体形势下,华夏幸福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PPP模式大力推广的重大发展机遇,在2017年全年实现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快速增长,净利润增速高居同行业前列。
从销售额来看,2017年华夏幸福共实现销售额1522.12亿元,比2016年同期增长26.50%,增速大幅跑赢行业绝大部分公司,在机构统计的房企销售额排行榜中位居第九。华夏幸福销售额稳定跻身房地产企业前十强,也意味着该公司的产业新城模式已经得到市场充分验证。
从年报中收入数据结构看,不同于传统地产公司,产业新城业务是华夏幸福业务的核心组成部分。2017年产业新城业务实现收入284.5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5%,产业新城业务收入占营收总额的比例从32%上升到48%,业务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新城业务加速增长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彰显产业新城模式的强劲动力。
此外,报告期内华夏幸福货币资金681.05亿元,占总资产比18.1%,创历史新高,充裕的货币资金量,为该公司经营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2017年该公司净负债率59.8%,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且货币资金减一年内到期债务后的净现金同比增加76亿,短期偿债能力进一步提升。
在融资方面,报告期内华夏幸福融资手段更加多样,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2017年融资成本较上年同期下降14%(由上年6.97%降到5.98%)。
值得一提的是,预收账款因在产品交付后便可计入主营收入,如今被认为是能够反应一家上市公司未来净利润增减的重要指标。截至2017年底,华夏幸福预收款项余额1324.76亿元,同比增长29.18%,预计将在未来3年内逐步结转为公司的营业收入与利润,有利于锁定公司未来三年持续高增长的经营业绩。
和县产业新城生产出的机器人臂
异地复制加速新增长极发力
实际上,华夏幸福业绩取得稳步增长并高居行业,受益于该公司产业新城PPP模式异地复制步伐加快,以及该公司在发展模式和盈利能力上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华夏幸福在固安区域累积足够的产业园区经验后,一方面巩固京津冀地区的优势,另一方面则着力将产业新城模式推广进行异地复制。
从战略布局来看,该公司业务布局紧扣国家发展战略,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有着明确的匹配。持续深耕京津冀,积极开拓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国家重点城市群等热点区域,依托核心都市圈进行布局,先发优势明显。
产业新城项目持续受益于中心城市产业、资本与劳动力外溢红利,通过打造幸福宜居的产业新城,提升区域魅力、吸引力、竞争力和承载力。2017年公司新增签署产业新城和产业小镇PPP项目协议21个,其中20个来自于非京津冀区域。
年报数据显示,华夏幸福投资运营的园区2017年新增签约入园企业635家,新增签约投资额约为1650.6亿元,同比增长47%。
值得注意的是,非京津冀区域项目新增签约投资额占公司整体新增签约投资额的53%。同期,非京津冀区域销售额占比从上年的7%大幅提升至23%,其中嘉善、来安、南浔、溧水、和县、武陟等地都开始贡献销售额。
以嘉善产业新城为标杆的(环)杭州区域和以来安产业新城为标杆的(环)南京区域分别以3年和2年的时间销售双双超百亿,仅用较短时间成为该公司传统京津冀区域外新的业绩增长极。
2017年是华夏幸福的“异地复制”之年,非京津冀区域产业新城经过几年的耕耘,逐步从起步期过渡至发展期,入驻企业数及落地投资额快速增长,种种迹象纷纷宣告,华夏幸福已经进入了全国化布局的全新发展阶段。
新型显示产业集群
打造产业护城河助力核心城市群发展
事实上,作为中国领先的产业新城运营商,华夏幸福在业务结构上区别于传统地产公司:产业新城开发建设运营成为公司立足之本。
产业新城模式紧紧把握以城市群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这一历史契机,华夏幸福以“产业优先”作为核心策略,凭借4600人的产业发展团队,从产业的研究规划、落地谋划、资源匹配、载体建设到服务运营,为区域提供产业升级的全流程综合解决方案,构建完整的产业发展创新生态体系。有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最终实现产业与城市的互动发展,助力核心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
在推动区域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华夏幸福聚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都市消费、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10大产业,通过龙头引领产业集聚、创新与资本双轮驱动的创新产业发展方式,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为区域打造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强的先进产业集群。
未来,该公司将不断完善产业发展模式,挖掘产业打造方式的潜力,使公司的产业发展能力保持业内领先水平,构建产业“护城河”,不断巩固具有公司特色的产业竞争优势。
此外,随着行业及企业自身发展进入新阶段,强强联手、合作开放大势所趋。华夏幸福将推进业务的全面开放合作,搭建全方位开放的产业新城平台,牵手全球致力于产业新城开发的有志之士,共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城市。
以产业新城事业为共同发展平台,华夏幸福将携手各领域合作伙伴,为产业新城模式再升级提供新动能。具体包括:加快落地产业新城基金,研究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经营性物业等各业态的合作;全面开放住宅开发合作,建立战略合作联盟,分区域推进;通过合作提升产业小镇开发运营能力。
2017年11月,华夏幸福与合作方成立的中国产业新城基金(京津冀一期)落地,规模75.01亿元,这是该公司第一次引入合作方直接参与公司产业新城业务;2018年2月,该公司子公司与旭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在嘉善区域内联合竞得两块土地,拉开公司房地产业务合作的序幕。未来,华夏幸福与合作方基于产业新城发展的更多且更为广泛的合作将陆续落地。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