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打破刚兑”系列政策新规下,银行理财业务格局和盈利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近期,普益标准发布市场研究报告,从2017年产品发行情况来看,全国性银行发力净值型产品更为积极,基本实现银行全覆盖,而这一现象正逐渐向城市、农村商业银行过渡。然而尽管净值型理财产品获得各方政策支持,但目前市场“开垦”程度依然较低,业内人士认为,净值型理财成为未来产品转型大方向,商业银行应不断提高其投研能力,回归投研主赛道。
净值化转型成新趋势
资管混业经营的大背景下,市场资产配置压力加大,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的呼声越来越高,2017年11月,央行发布了横跨各类金融机构的纲领性文件《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对以往分业监管的资管领域进行了一次重大革新,其中产品净值化转型的要求更是凸显了监管对当前预期收益模式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审慎态度,银行理财的净值化转型已迫在眉睫。
从2017年净值型产品的发行情况来看,全国性银行(包含国有大型银行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对行业发展方向更为敏锐,基本都对净值化产品进行了提前布局,在18家全国性银行中有17家已推出净值型产品,如建设银行推出“乾元-开芯纳财”(双周)开放式债券净值型人民币理财产品、兴业银行推出“万利宝-众盈”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等。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2017年存续开放式净值型理财269只,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发行了93只。
相比而言,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发展方向的不同,推动产品净值化的力度有明显的差异。普益标准数据显示,在2017年全年,有净值型理财产品在售的城市商业银行数量为25家,相对于城商行的总数量占比偏小,仅有两成;农村金融机构由于理财业务起步相对偏慢,大多数银行的人才培养较难跟上行业发展步伐,发行净值型产品的银行数量仅为6家。
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认为,未来净值型理财产品将成为主要发行趋势,随着监管要求的明确,未来极有可能90%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将转型为净值型产品。
市场开垦程度较低
目前银行理财业务结构性深化调整成为必然趋势,银行理财产品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由预期收益型向净值型发展势在必行。尽管商业银行在产品净值化转型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段距离,但从市场整体反馈来看,市场占有率仍然较低。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卿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道,“净值型产品从银行推广角度来看难度较大,一方面,净值型理财产品对风险和收益要求均较高,需要银行有专业的投研团队进行资产配置和管理,所以人才和团队建设需要跟进;另一方面,银行理财的购买客户一般都是认可固定收益类的较低风险理财产品,对于浮动收益类产品认可度不高,客户群体对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接受也需要时间”。
理财产品转型过程中,银行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系统建设、估值方式等,但最大的问题仍然是投资者教育。魏骥遥表示,“从市场的观察及与行业的交流情况来看,银行理财的客户多为风险厌恶型投资者,且部分客户的风险厌恶程度相对极端,不仅不能承受资金亏损的情况,甚至对于收益波动也不太接受。因此在净值型产品推出之际,银行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投资者教育上,引导投资者逐步适应收益趋于变动的净值型产品”。
回归投研主赛道
基于这样一个必然高速发展但当前“开垦”程度又较低的市场,产品净值化转型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那么商业银行应如何提高自身投研实力抢占市场份额?
对此,魏骥遥指出,大型银行应抓住自身在管理及优质资源方面的优势,着力推出符合银行理财特点的净值型产品,发力银行擅长的投资领域,与公募基金、券商资管偏重权益类市场的投资风格形成错位,凸显银行系净值型产品在为投资人谋求资产稳定增值上做出的努力。
相对于全国性银行,大多数区域性银行在从业人员培养上投入不够,在做产品净值化的战略部署时,一定要将员工培训放在一个相对重要的位置,只有让员工,尤其是销售岗位的员工,对产品及未来市场的变化有了充分的认识后,才能更好引导投资者进行恰当的投资,从而提升银行声誉,增强客户黏性。其次,区域性银行更应该借助区域特点推动净值型产品发展。最后,在净值型产品发行初期,由于整体市场接受程度偏低,转型进度应循序渐进,在确定目标客户群体后,打造一款稳定、高收益、封闭式的明星净值型产品有利于加快市场的接受程度。
赵卿也表示,银行的发力点可以体现两方面,一是加强投研团队建设,引进专业人才,同时银行理财产品主要以债券为主,可以整合行内对公客户数据,同时通过总分联动模式加强对债券投资主体的信用风险把控和优质债券挑选,提高资产配置能力;另一方面是加强同业合作,扬长避短,银行发挥渠道和客户资源的优势,在销售端发力,产品端对券商、基金等专业投资机构合作,开发有竞争力的产品。
北京商报记者 王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