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文化 > 文化创意

传统唱片公司的新生存法则

出处:文化创意产业周刊 作者:记者 卢扬 郑蕊 网编:尹文武 2018-02-01

C2018-02-02文创周刊4版01s001

在数字音乐迅速崛起、实体唱片趋弱的当下,唱片公司的发展方式也发生改变。不仅数字音乐带来的版权费已占据唱片公司的半壁江山,与此同时唱片公司还在借助更加多元的合作方式以及业务形态,或为自身寻求更好的市场资源,或进一步扩大旗下业务试图提升整体竞争力。

版权售卖 瞄准在线音乐平台

如今已经进入数字音乐的时代,不少唱片公司将音乐作品的数字版权授权给数字音乐平台,并从中获得相关授权费。

小旭音乐市场总监于磊表示,从目前数字音乐平台与唱片公司的合作方式来看,会选择播放量或者下载量、销售额等不同方式按照一定分成比例进行版权上的合作,一般情况下版权方与平台方的分成比例为5:5,但对于头部歌手而言,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商谈。

数字音乐授权费现已成唱片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从业者透露,唱片公司的版权收益涵盖数字音乐授权、公播授权、在游戏影视广告等领域授权使用音乐等,其中数字音乐带来的收入约占60%左右。此外,据鸟人艺术创始人周亚平透露,目前旗下公司的主要收入是数字音乐与表演经纪,这二者基本构成了4:6或5:5的比例。

成立厂牌 整合资源渠道互补

在数字音乐时代,音乐作品需要通过互联网渠道面向更多用户。而唱片公司虽然具备内容优势,但在互联网渠道上却很难显现出优势,这也使得部分唱片公司选择与拥有更大渠道的平台合作。

1月31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与索尼音乐娱乐公司共同宣布推出电子舞曲音乐品牌Liquid State。将致力于发掘、培育亚洲各地的电音人才,推动他们创作原创内容,同时亦全力支持有意开拓并扩展亚洲市场的国际艺人。除此之外,Liquid State还将成为亚洲各地在舞蹈、电子社群及生活品位上的首要品牌,并将结合巡回演出、club活动及独家专享体验。此外,百度音乐已在2015年并入太合音乐,成为太合音乐布局产业链的关键一环。

音乐评论人王亚楠表示,虽然从业者们都在讨论内容为王,但观察国内数字音乐的发展,还处于渠道为王的阶段,并未进入内容为王。且现阶段国内具有较大市场份额的数字音乐平台,背后往往是已经布局多年的互联网公司,在对接用户、流量规模等渠道资源上更具优势,唱片公司选择与数字音乐平台合作厂牌,则是利用自己的内容优势联合平台方的渠道优势,从而实现更好的市场效果。

发力线下 聚焦场景体验消费

随着用户习惯的改变以及需求愈发多元化,是否能提供良好的体验也成为考验相关公司的领域,唱片公司也不例外。对此,唱片公司也发力场景体验消费的布局。

其中由太合音乐集团携手People squared联合创业办公社与飞行者音乐科技联合打造的T-house于去年10月正式运营,并将音乐众创办公空间、音乐咖啡、明星工作室、全景排练室、录音棚、Livehouse、摄影棚、直播间等业务板块全面整合。

业内人士认为,现阶段单一的供给难以满足音乐人和用户的需求,音乐人和用户均需要更多元化的服务和体验,同时还有一个双方能实现对接的平台。通过营造出一个线下体验,强化体验感,则能从商业模式到服务内容出发,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郑蕊

■ 记者手记

数字音乐时代仍需完善数据透明化

数字音乐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北京商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唱片公司一边在肯定该趋势的同时,也有不少反映现阶段公司整体收入规模还不及此前的实体唱片时期,而这与市场不透明、用户付费习惯尚未完全养成等问题有关。

在部分人士看来,与实体唱片需要压碟包装、统筹线下发行销售相比,数字音乐应能减少唱片公司的成本,从而实现更大的收益。但周亚平透露,实体唱片时期公司每个月实现百十来万元的收入很容易,但现在每个月能实现二三十万元的收入就算不错,“以前用户只能购买实体唱片收听音乐,卖出一张碟就是一份收入。但目前用户对数字音乐的付费习惯尚未完全养成,能从中获得收益相对较少。按照国内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整体用户规模,数字音乐应能实现千亿级以上的规模,较现在翻十倍以上”。

除付费习惯待培养外,市场数据不透明也成为限制产业发展的因素。从业者表示,现在无法看到点击量、下载量等开放的实时数据,尚缺少一个良好的市场规则。待市场体系愈发完善,唱片公司、平台方、用户才能实现一个三赢的局面。

右侧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