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IT论道

互联网场景式“出海”有点意思

出处:IT互联网周刊 作者:张绪旺 网编:王巍 2017-12-18

汉语言文化圈与英语文化圈的天然迥异,是横在中国企业国际化道路上的一道屏障。翻过去的不是没有,甚至不乏华为、联想这样的佼佼者。特别是伴随“一带一路”,中国的高铁、基建、运输等业务更是“出海”凶猛。

但说到底,这些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工具属性浓厚,主要仰仗技术优势和性价比,离文化和人性有点远。所以,放到中国互联网,就很容易理解,为何难有成功的国际化企业。

强大如BAT三巨头,市值已经可以与谷歌、Fcaebook、亚马逊一较高下,百度搜索、阿里电商、腾讯社交,也均进行了多番努力,但效果并不明显。比如国民App微信,甚至无法在东亚、东南亚这样的泛中华文化圈与Line(韩国社交软件)抗衡,更遑论Fcaebook。

数一数,相对成功的企业和产品,反而是猎豹移动的清理大师、UC的浏览器……原因又回到了华为、联想类似的属性:工具而已,无关文化。

直到这两年,微信支付、支付宝在海外声势颇大,呈现了不同以往的特点。要知道,交易是与民众息息相关的生活必备,意义远大于杀毒软件或者浏览器,支付习惯的改变,意味着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不仅要与本地互联网企业竞争,还要直接挑战银行卡、现金等传统金融,冲击的是整套生活体系。

实际上,这是中国互联网场景优势弯道超车的必然,越过信用卡模式的中国消费场景,直接过渡到移动互联网支付,并且这是全世界的技术趋势,适合任何一个网络环境健全的国家和地区。

可以说,没有4G、5G,就没有移动支付。但没有4G、5G,社交软件一直存在,PC时期的QQ、MSN和移动时代的微信、LINE,本质仍是沟通,竞争壁垒只关乎文化,没有场景革命的意味。

但现在很多领域机会来了,中国模式可以走向全球。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就是另两个很好的例子。

坦白说,共享单车在中国市场已经是两强争霸的最后关头,后面的企业则一团烂账,会不断涌现押金难退直至倒闭。但在海外市场,共享单车的中国模式风华正茂,甚至可以类比为网约车领域Uber教育全世界的标杆意义。

还有共享充电宝,在国内也是一笔糊涂账,毕竟在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强势的智能手机消费市场,充电宝的主流消费场景是出勤工作圈,自带就能解决问题。相较之下,共享充电宝市场格局显得太小。

但在海外市场,可以聚焦在商旅场景,这是中国企业的机会。在国内的小生意,在国外完全可以是大生意,至少跑得够快的话,可以做成市场领先的垄断生意。这就是因场景不同,企业价值的不同。

回到猎豹移动的例子,无论从何种维度,猎豹移动均不能与360、腾讯等国内安全巨头相提并论,但正是突围海外,让这家企业找到了自己的优势所在,何乐而不为?

现在,互联网场景革命把世界拉回一个起跑线。如果没有跨国好友或者习惯相似的人群,选择微信还是Line,确实是个难题。但只要懂得扫码这个姿势,支付宝付款或者解锁ofo小黄车、一块来电的共享充电宝,都无关文化难题。

毕竟,二维码就在那里,自行车和充电宝就在那里,不同语言的用户并不需要额外的广告推荐。

北京商报评论员 张绪旺

右侧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