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财经 > 基金

养老领域成“灰犀牛”沼泽地

出处:基金周刊 作者:记者 王晗 网编:王巍 2017-12-13

近期,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2017年年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针对人口老龄化、养老金体系改革、第三支柱养老基金短板等热议话题发表观点并提出建议。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此次论坛中,多位学者围绕养老领域“灰犀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中国基金业协会养老金专业委员会委员姚余栋认为,未来社会养老金替代率过低的风险将成为养老领域“灰犀牛”。

“目前我们已经构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养老体系,首先第一支柱是社保基金,将来替代率能达到30%是有希望的,达到40%是困难的,这样来看不要定过高的期望标准,第二支柱企业年金的发展有待提高,将来能提供10%的替代率就不错了。不过替代率在50%以下不能保证一个长期、舒适、稳定的生活背景,所以一定要发展第三支柱,个人账户应再提供30%的养老替代品。到2035年,如果替代率达不到50%,那么将来这样的超老型社会老人生活还是不能与高收入国家地位相匹配,所以我们面临着养老金替代率过低的风险。”姚余栋如是说。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则表示,我国养老体系成为“灰犀牛”沼泽地。在他看来,“老龄化高原”、第三支柱发展短板、养老金融与资本市场发展长期割裂等问题都是养老社会保障所要面对的“灰犀牛”,而谈及“灰犀牛”出没的原因,他表示,主要是由于“基础逻辑没有理顺”、“出现问题归因不到位”、“纠错缓慢”及“缺乏缓释市场”。

人口政策红利消失,养老金存量不断被通胀蚕食的大背景下,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被提上日程,而在加强养老体系建设中,公募基金应成养老金投资管理的重要力量更是成为业内外的一致呼声。此前中国证监会就《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公开征求意见,对养老目标基金的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主要集中持有养老目标基金年限、投资比例、基金管理人门槛、费用优惠等方面,此外,中国基金业协会成立了养老金专业委员会进行统一规划领导。

会上姚余栋强调,防范“灰犀牛”,关键是要发展第三支柱,个人养老第三支柱可以补上30%的替代率,养老第三支柱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巨大成功的条件下是刻不容缓的,同时,呼吁明年尽快推出个税递延型基金产品试点,基金产品试点更丰富,更能够多配制一些股权收益。

而针对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在第三支柱建设中的责任和作用,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晖表示,中国的第三支柱已渐行渐近,机构投资者服务养老金管理任重道远。他认为,“税收优惠”、“个人账户”和“个人投资选择权”是第三支柱的三大关键词,机构投资者需从产品创新、投资管理、客户服务以及投资者教育等方面多管齐下,发挥专业优势,以期实现第三支柱中的养老金长期保值增值。

北京商报记者 王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