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2017年是商贸流通业激荡交融的一年,新零售元年、总消费元年、无人业态爆发、传统商业自我革新成为年度关键词,伴随着这些,北京商业内涵更加丰富,商业生态更加完善。2017年进入最后一个月,北京商报《商业周刊》也推出2017年终盘点系列报道。本期盘点集中在百货和购物中心,以北京市场百货和购物中心动态来看市场趋势。
闭店撤店、旧项目调整、新项目入市,2017年北京市场的百货和购物中心也是商业浪潮中备受关注的业态。盘点北京市场百货和购物中心的2017动态,整体来看,购物中心拓展态势仍相对强势,百货则两极分化相对严重,高端、精品百货比较乐观,中低端百货则要低迷得多。业内人士指出,玩家的喜忧参半,也正是市场的自发洗牌。
一线城市吸引力仍在
尽管一线城市商业项目饱和的说法甚嚣尘上,但具体来看,更多的还是密度不均匀,这也给了不少企业细化布局的可能,在业内人士看来,一线城市相对强大的消费力和市场,加上这种特点,对商业地产而言仍有较大吸引力。
就2017年而言,除了转型重张的贵友大厦建国门店及项目主体部分已经开业的CBD国贸商城三期B阶段之外,北京有9家大型商业项目开业或者进入试营业状态,分别是前门的北京坊、五棵松的华熙Hi-up、梦秀欢乐城、花乡奥莱村、朝阳合生汇、密云万象汇以及位于王府井步行街的王府中環。
在全部新开业项目当中,梦秀欢乐城、花乡奥莱村、朝阳合生汇、密云万象汇、王府中環等都是北京市场的商业新品牌。其中合生汇是合生商业去年推出的城市综合体品牌,分别在上海和北京各有两家,两地目前均开业一家,北京的第二家位于副中心通州,在筹备当中。密云万象汇也是万象汇首个在京品牌,王府中環是香港置地在北京的首个项目,将于明年开业的崇文门北京摩方,是合景泰富旗下的商业品牌,合景泰富也是商业地产新秀,目前旗下5个项目,分别位于北京、上海、广州(2个)和成都,大部分也是在一线城市。
除此之外,就在12月初,大悦城地产在大悦城十周年品牌推介会上正式推出第二条产品线“大悦春风里”,这一品牌将重点布局在一线非核心商圈或者二线城市核心商圈。
中国商业联合会智慧商业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范艳萍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一线城市的消费力和市场相对于二三线城市是对商业具备持续高吸引力的主要原因。此外,如今一线城市逐渐出现城市中空化的特点,这使得一些传统意义上的非核心地段的商业环境有所加强,同时一线城市的公共交通相对便利、私家车保有量也比较高,消费者到达的交通成本较低,这也是如今非核心区位项目发展的有利条件。
百货业两极分化
相对如今承载更多休闲体验功能的购物中心而言,百货店不论是在体量对应的业态承载量还是在运营模式对应的运营团队发挥空间,都不如前者灵活,2017年百货业的变化当中,冷热不均、两极分化严重。
整体来看,北京市场的外资百货表现均比较尴尬。从闭店信息来看,四家闭店商场有三家是百货店,且这三家均是外资百货,具体到对应品牌,玛莎百货此前称要退出中国市场,北京目前已经没有在经营的门店,华堂商场和百盛在京仅剩独苗。另外西单老佛爷百货屡屡调整也不尽如人意。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看来,外资百货市场反应不敏锐,多数外资企业需听候总部意见,但在文化、生活、消费等背景不同的情况下,总部对中国商业文化、消费心理的不了解,导致最后策略决定不能百分百匹配。
但在百货市场当中,也有如今相对乐观的案例。iziRetail今年初对国内重点百货的调研当中,国内百货业尽管一片哀鸿,北京SKP以96亿元的年度业绩位列第一。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SKP仅化妆品销售3.8亿元,同比增长30%。汉光百货也有双位数增长,在2016年全国化妆品销售额排行榜中,汉光百货位列第一。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与百货店本身的定位和运营有较大关系,定位上根据自身特点强化品牌资源和品类优势,进行针对性的营销,同时软硬件环境也在提升跟进。
特色体验消费是趋势
在提到行业的整体趋势时,采访当中不少专家都提到特色消费和体验消费。特色体验无疑是如今快节奏生活中满足消费者猎奇心理和创造独特性的方式,在体验经济时代,这也成为实体零售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问及此前的调整逻辑时,汉光百货总经理浦嘉嘉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调整当中放大了更强调体验的美妆、鞋类等品类。在对优势业态的深入挖掘当中,也还包括针对原有美妆业态上的优势,汉光百货在楼上辟出一片美容坊区域。跟品牌合作,邀请品牌的一些VIP客户到美容坊做脸或者按摩体验,或者是围绕消费者的需求对产品做小班教学,教消费者使用产品等。据悉,翠微股份旗下门店也在增加体验业态,相继引进了KTV、影院、健身、儿童项目及餐饮品牌,综合服务功能品牌现已达近200家。
与体验相关的智能服务和社交元素也是围绕体验方向,西单大悦城、侨福芳草地等也都已经有一定的成果。今年10月BHG Mall北京华联购物中心战略合作联想集团,以共同推进BHG Mall北京华联购物中心智慧商城建设。
相较于百货店,有丰富的餐饮、娱乐、文化等体验业态的购物中心本身就承载着更多社交功能。在如今的趋势当中,前者在适度改变,后者则在强化这一属性。包括文化类展览、IP主题活动、各类促销等,商场也在不断创新这种社交互动的方式。商场在这种社交中获得了连带消费,产生的数据最终又在经营层面成为经营决策依据的一部分。
北京商报记者 吴文治 郭白玉/文 代小杰/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