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监管升级 存量网络小贷迎来全面整治

出处: 作者:刘双霞 实习记者 郝宇航 网编:财经新闻中心 2017-11-23

150259135792481500_a580x330

继监管紧急叫停网络小贷牌照批设后,央行、银监会又联合地方金融办召开网络小额贷款清理整顿工作会议。分析人士表示,这意味着,在叫停新增平台后,存量网络小贷公司也将迎来监管。而监管的重点还是网络小贷的现金贷业务开展情况,股权的代持情况、杠杆以及合作机构情况等。不过,由于网络小贷公司跨区域经营的问题,牌照套利问题待解决,监管或将出具统一的管理办法。

存量公司迎来整治

北京商报记者从地方金融办人士处获悉,11月23日上午,央行、银监会联合召开了网络小额贷款清理整顿工作会议, 17个批准小贷公司开展网贷业务的省市金融办将参会,汇报辖内网络小贷机构批设以及监管安排的相关情况。一天前,监管刚刚对叫停牌照批设。11月21日晚间,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紧急发文暂停批设网络小贷款,原因是部分机构开展的“现金贷”业务存在较大风险。

业内人士预计,监管将会对存量小贷进行全面整顿,下一步可能会出台具体监管政策。据网贷之家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批准了213家网络小贷牌照(含已获地方金融办批复未开业的公司),其中有189家完成工商登记。

受网络小贷牌照收紧影响,已有步森股份、新国都等上市公司放弃参与设立网络小贷公司。麻袋理财研究院研究总监路南表示,很多人认为已获得牌照的公司提前上岸,实际上,已获得牌照的公司将首当其冲地面临更全面、更严格的监管,不符合要求的或被清退。

有市场消息称,目前银监会正在内部起草的互联网小贷管理办法,或将于下周发布。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监管下一步将出台相关的举措,借款利率、催收、客户隐私保护等都将是监管的重点。

现金贷关联业务是整治重点

据小贷公司人士透露,地方金融办上报属地网络小贷的具体业务数据,其中对于金额在3000元以上及以下的借款标准与业务操作区别,监管特别关注。在分析人士看来,3000元的借款标准划定透露了现金贷相关业务仍是整治重点。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认为,现金贷的业务模式按照金额大小主要有两类,一般就是以3000-5000元为界,大额的现金贷业务以持牌机构为主,利率定价、风控模式、资金渠道等与小额的现金贷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监管对两种模式进行区分,体现了一种精准监管、避免误伤的态度,对行业而言,是个积极的信号。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认为,监管的重点还是网络小贷的现金贷业务开展情况,股权的代持情况、杠杆以及合作机构情况等。

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11月22日,全国目前有30家现金贷平台通过其运营主体公司或其股东持有了35张网络小贷牌照(含网络小贷公司直接开展现金贷业务)。 数千家现金贷平台大多还没有一个合法的放贷身份。在此背景下,一部分平台谋求借道网络小贷获取资质,更多的平台通过“助贷”模式开展业务,即现金贷的获客和风控由平台负责,并对借款人的违约风险兜底,资金来源是银行、信托、P2P等各类机构。

对此,有分析人士表示,风险传导是监管更担心的问题。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白澄宇表示,网络小贷的一个风险是过度负债。由于目前非正规金融机构征信服务不到位,借款者很容易形成过度负债。我国存在一个二元的金融体系,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并存,并且存在较大的利息差,因此产生了影子银行系统,正规规金融机构向非正规金融机构输血。一旦非正规金融机构产生了系统性风险,可能会就通过此种合作关系,把非正规金融机构的系统风险传递到金融机构,引起更大的风险。

1124

牌照套利问题待解决

上述地方金融办人士表示,“网络小贷跨地区经营突破属地监管”也是监管担心的问题。

目前,网络小贷牌照由地方金融办发放,但是业务范围却跨地区经营,此外,各地方对于网络小贷的监管政策也有所差别,从而产生了“牌照套利”的问题,给监管带来挑战。

今年2月,银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峰在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时就曾表示,要慎重对待跨区域经营的互联网小贷,防止形成新的监管套利或风险。

“其实没必要去发一个互联网小贷公司牌照,对从事线上放贷的公司应该做行为监管,就像互联网银行拿到的仍是银行牌照一样。”白澄宇直言,现在面对已经存在的跨度经营的互联网小贷公司,倒逼监管不得不亡羊补牢,得想一个办法由银监会发全国经营的小贷公司牌照,但首先得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结果就会有央贷与地方贷的不同待遇,如何保证公平与一致性,也是个挑战。

于百程也指出,网络小贷因为业务范围大,经营跨区域,牌照价值比较大,对监管方的审批和后续监管确实提出了挑战,目前因为各地监管的差异,牌照套利现象难以避免。未来不排除出台全国统一的监管标准甚至监管权统一的可能。

在薛洪言看来,问题的重点应该是对于非持牌机构的类放贷行为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监管框架,对于非持牌机构与持牌机构之间的助贷合作要明确具体的边界等。暂停牌照的发放,更多地也是针对非持牌机构,需要先梳理整顿,然后才有可能放开牌照申请。作为持牌机构,网络小贷已经有了一套监管指标体系,只是随着业务模式的创新和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监管力度需要进行适当升级。

北京商报记者 刘双霞

相关链接:

厦门金融办暂缓对“网贷”企业注册登记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双霞 实习记者 郝宇航)地方网贷备案再遇难产。北京商报记者11月23日获悉,厦门金融办发布《厦门市金融工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网贷机构管理工作的公告》,暂缓对名称或经营范围含“网贷”、“网络借贷”、“P2P”等字样的企业进行注册登记等工商登记事项,另外目前已经备案登记的不构成对机构的认可和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厦门金融办于11月16日公示了5家拟备案网贷机构,这5家公司分别为,厦门融信普惠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有限公司,爱日进(厦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厦门乾方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厦门易汇利金融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及京东旭航(厦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有限公司。在分析人士看来,这5家公司暂时无缘正式备案。

对此,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分析指出,厦门率先推出平台备案公示后,暂缓了网贷公司工商登记,是在专项整治背景下,为防止出现监管套利的情况,防止各地公司都蜂拥到厦门注册登记而采取的措施。备案不构成认可,是银监会网贷备案指引中明确规定的,这里只是重申。

于百程所说的网贷备案指引是指2016年11月28日,银监会联合工信部、工商局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备案登记管理指引》,其中第二条指出,本指引所称备案登记是指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依申请对管辖内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基本信息进行登记、公示并建立相关机构档案的行为。备案登记不构成对机构经营能力、合规程度、资信状况的认可和评价。

另一方面,继2016年8月广西备案公示“乌龙”事件之后,各地方金融办已经相继出台备案办法,但备案落地推进缓慢。针对此问题,于百程分析指出,备案慢源于互联网金融整治的进程缓慢,平台在互联网金融整治中达到合规是备案的前提。

至于网贷备案登记的效力如何,于百程强调,备案登记是指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依申请对管辖内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基本信息进行登记、公示并建立相关机构档案的行为。备案登记不构成对机构经营能力、合规程度、资信状况的认可和评价。对投资者而言,于百程提醒道,备案制不是背书,即使平台通过备案运营风险也依然存在。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