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文化 > 中国艺术月刊

画廊推介:盛世天空美术馆

出处:中国艺术月刊 作者: 网编:王巍 2017-11-16

T09s001

T09s002

由北京商报《中国艺术周刊》和盛世春天文化传媒合办的美术馆,定期为艺术家举办画展。美术馆占地近1000㎡,坐落在世界知名的798艺术区内,开阔的展览空间、专业的灯光,以及798绝佳的地理位置,为众多艺术家提供了专业的展示空间。自2013年建馆以来,美术馆已举办专业展览百余场,举办过许多知名艺术家的展览,目前美术馆合作艺术家有千余位。此外,画廊还有固定收藏家群体,与业内各大知名拍卖行也均有合作,形成了集展览、包装、收藏、拍卖、流通于一体的专业化运营。

专业策展

黄扉,著名制片人、策展人、艺术评论家、专栏作家;中国三大男高音制作人、经纪人。三高文化艺术(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戴你唱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CEO、北京商报《中国艺术周刊》主编、《中国红酒周刊》主编。

毕业于法律专业,做过记者。从制片人、专栏作者、艺术评论家,到策展人、报纸主编,再到演艺经纪人,她总是在不断寻找最适合当下的生存状态。在黄扉看来,人生之于艺术,恰如艺术之于人生,妙处正在随缘率性的流动不羁。而她的理想,就是用最大众、最生活的方式,去传播最当代、最时尚的艺术。

上世纪90年代初,当代艺术在国内刚刚起步。黄扉在旅居美国期间一有机会就去看各种展览,对国外当代艺术及发展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此时,国内当代艺术开始加速发展,市场也逐渐培养起来了。于是她在2007年创办了当时全国惟一专注于当代艺术领域的都市类报纸《中国当代艺术周刊》,2016年1月29日更名为北京商报《中国艺术周刊》。

2007年,黄扉又和朋友合作建起了自己的美术馆。黄扉的盛世天空美术馆在朝阳区798艺术区里,在圈里也算是有点影响。但她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一名忠实“同路人”。

“最初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找到国内最有才华的艺术家,然后让尽可能多的普通公众去关注和接受他们。”每次展览,黄扉都亲自撰写前言。她的文字非常感性,没有任何“主义”的铺排或者“流派”的考据,而是完全从欣赏者和人性的角度抒写对作品的内心感悟。“曾经有人建议我更专业、更‘评论’一些,但我发现自己做不到。事实上,在当代艺术这样一个发源于西方的话语体系当中,中国艺术家能从中突围,找到自己的个性和突破口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一味端出高大上的姿态去搬弄那些大词儿,反而会造成一种伤害,因为当代艺术实际上是很温暖、很生活的。”

在盛世天空美术馆做展览的不乏名流大腕,但更多的是些尚未成名的艺术家。黄扉说:“当代艺术的精神其实是很坚硬、很现实的,就是要记录这个时代一切的欢乐与痛苦。今天,他或者她背负着孤独、贫困、理想和关爱,站在那里、默默无闻,但也许只要轻轻推一下,他就能走到大众面前了。”很多如今已崭露头角的艺术家都是在她的画廊里实现了自己的第一次,其中既有重病缠身的老画家,也有普通中学美术教师和美术院校学生。

黄扉说:“2013年,河北的一位农民画家做展,非常成功,30年从来没有想过能卖画,一夜之间赢得了极高评价。后来,他伸出刚从庄稼地收割完的手,说要感谢我。其实他不知道,那个时候我自己更感动。那种绽放的感觉,别的地方是永远找不到的。”

黄扉还通过《中国艺术周刊》这个媒体,在艺术家与收藏家或者企业家之间搭建起了一个沟通的平台。“真正的收获是相互成全与共同成长。有朝一日他成为大艺术家了,我自然也是大收藏家了。即便他最后没有成名成家,但他的出现对于我的生命而言也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黄扉就是想告诉大家,艺术品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简单衡量的,这里面有他的创意、有他的艺术理想,更有他的尊严。藏家应该理解这一点,并学会把自己也放进去,收藏别人就是收藏自己。

双平台推广

《中国艺术周刊》、《中国艺术月刊》是行业内专业性刊物,由北京商报与盛世天空美术馆联合主办,集艺术品专业报道宣传、商业专业收藏、行业资讯于一体的艺术品专业刊物。

期刊总数:总第444期

艺术家专业报道:800余位

投放渠道:专业艺术机构、拍卖行、商业集团大厦高层办公室、各大金融机构、飞机航班、银行VIP室、五星级酒店、商务区加油站、北京高档社区和商圈便利店等。

板块:1、艺术专业板块(国画、油画、雕塑、装置、行为等)

2、藏家板块(古董、字画、拍卖、家庭收藏等)

3、资讯(行业、前沿、国际、陈设、商业广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