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第一批公募FOF产品迎来首发期,基金募集状况受到市场各方关注,争夺发行渠道抢占基金市场份额的发行大战已然开启。早在发行前期,基金公司在传统银行、券商等渠道已大举发力,互联网平台也成为基金公司逐鹿对象,不过就在各家公司加紧宣传推广公募FOF之际,市场中一些质疑的声音也逐渐蔓延开来,没有历史业绩借鉴、双重收费是否被普遍认可、赎回时间较长等问题或成为公募FOF产品销售阻碍。
首批FOF产品风险偏好各异
经历了九个月“候审期”,6只公募FOF产品率先脱颖而出。北京商报记者获悉,9月26日开始发行的公募FOF产品分别为南方全天候策略混合型FOF、嘉实领航资产配置混合型FOF、华夏聚惠稳健目标风险混合型FOF、海富通聚优精选混合型FOF及建信福泽安泰混合型FOF。泰达宏利全能优选混合型FOF则计划于国庆后发行。
截至目前,除了泰达宏利全能优选混合型FOF外,其余五只公募FOF产品下发基金份额发售公告,首批产品的真面目浮出水面。
从募集时间来看,华夏聚惠稳健、嘉实领航资产配置、建信福泽安泰的募集截止日期为10月31日,而南方全天候策略募集截止日期为10月27日,海富通聚优精选混合募集截止日期为11月10日。
从产品风险程度偏好来看,海富通聚优精选混合型FOF基金权益配置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公募FOF产品,招募文件显示,该基金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的80%,投资于股票型、混合型基金份额的比例合计为基金资产的70%-95%,属于较高风险、较高收益的基金品种。
嘉实领航资产配置FOF则是采用风险平价策略,基金投资于经中国证监会依法核准或注册公开募集的基金份额的比例不得低于基金资产的80%,投资于股票型基金的比例不高于基金资产净值的30%,属于一款中等风险和收益水平的产品,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低于股票型基金。
此外,南方全天候策略混合型FOF、华夏聚惠稳健目标风险混合型FOF、建信福泽安泰混合型FOF则是将产品定位设定为预期收益以及预期风险较小,适合稳健收益、低风险的投资者。
营销渠道擂台开打
“首批”公募FOF的噱头持续受到热炒的同时,也对基金公司前期的投资者教育工作以及销售渠道准备工作提出了较大考验。由于公募FOF没有业绩积累,尚属于基金市场上的新兴产物,投资者对公募FOF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将决定新基金的发售情况。
南方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筹备FOF产品,公司前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市场部需要对接媒体宣传以及在客户之间进行推广,市场和分公司对接渠道客户,客户关系部对接客户咨询以及预热新基金的内容,后台方面也在前期进行系统的对接上线工作。华夏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好早之前投资经理、策略分析师就开始去银行等渠道进行产品的分析推介,因为公募FOF对于市场来说还是一种新的产品,目前公司还在积极准备投资者教育培训业务。
从已经披露的基金份额发售公告来看,银行和券商渠道成为发力重点,华夏聚惠FOF主要通过建行和农行两大银行销售;南方全天候策略FOF在银行渠道方面最为积极,目前已经对接工商银行、邮储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等众多银行发行销售,嘉实领航资产配置混合FOF则主要通过建行销售;建信福泽安泰混合FOF则重点通过建设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微众银行销售,海富通聚优精选混合FOF则主要通过海通证券等券商发售。
除了发力银行、券商等传统渠道,公募FOF也吸引了诸如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这样的互联网金融巨头加盟,独立基金销售机构方面,蚂蚁基金和京东金融、陆金所三大巨头代销首批发行的全部五只基金产品。
FOF首秀表现难料
公募FOF产品的诞生无疑是今年以来市场上的最大看点,业内对公募FOF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度,发行前期,已有基金公司FOF被市场传出将发行规模10亿级别体量,且已有银行渠道做好了蓄客和资金准备。
不过,与上述乐观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专家对首批公募FOF产品销售持有态度较为谨慎。盈码基金研究员杨晓晴预计,公募FOF成立速度快,但募集规模不会大超预期。首批公募FOF市场关注度高,人气盛,投资者可能会抱着尝试的心理进行小额投资;前期基金公司已进行了大力宣传,而且各家都希望成为首只公募FOF,渠道方面也有蓄客和资金方面准备,所以发行进展应该比较顺利,即便募集几天便迅速成立也不足为奇。此外,公募FOF更符合机构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投资主力应以机构为主。而目前的机构如保险公司等大都具备一定资产配置和基金筛选能力,让它们大额投资公募FOF这一新品种也不现实,最可能是小额尝试或者观望,待市场检验后再决定是否投资、投多少。
大泰金石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骅认为,从目前收到的参数表中,公募FOF产品的申购都是T+2确认,赎回是T+2确认,T+5赎回资金交收。这很难达到流动性要求较高机构的要求,机构通常对T+0实时赎回的产品更为青睐,所以说至少在这一层面上就拦住了不少客户。
那么未来公募FOF产品能否对流动性方面有所调整呢?“目前来看,货币基金的T+0业务被暂缓审批了,FOF能够投向QDII这种赎回时间长的产品,赎回时间本身就短不了,更别说T+0了。”王骅如是说。
“FOF可能面临发行上的挑战,对个人投资者而言,首批FOF没有业绩积累,个人投资者对于购买这样一个双重收费的产品是有疑虑的;对机构投资者而言,尤其是保险公司已经在做大类资产配置和基金经理优选,购买公募FOF动力或许不足。”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市场部分析人士认为。
北京商报记者 王晗
相关链接:
首批公募FOF热捧背后的冷思考
公募FOF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各方神经,近期首批公募FOF批文下发的消息搅动着平淡已久的公募市场,随着产品陆续完成基金合同修改流程,首批公募FOF破冰指日可待。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基金公司在拿到批文的第一时间都不遗余力地展开产品推广工作,试图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得头筹,其中公募FOF产品的类型、定位、投资策略无疑成为市场最大看点。从产品类型来看,全市场FOF仍将是发行主流。包括嘉实领航资产配置混合型FOF、泰达宏利全能优选混合型FOF、华夏聚惠稳健目标风险混合型FOF、建信福泽安泰混合型FOF均将首只FOF产品定位于全市场FOF,也就是说在标的选择方面,内外部基金均会考虑,视各基金的业绩表现、风格具体而定。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基金经理在进行资产配置时往往会优先选择内部基金,一方面是由于对本公司产品更为了解,另一方面获批的基金公司几乎都是产品线较为齐全的大型公募基金,前期一定是混合型FOF较多。
从产品策略来看,首批获批的公募FOF普遍采用低风险策略,如建信基金和华夏基金均选择以目标风险控制为基础的系列FOF产品,目标风险策略有着明确的收益风险特征和风险控制措施,根据不同的目标风险来控制基金的回撤和波动性为投资者带来稳健收益。而嘉实领航资产配置混合型FOF、泰达宏利全能优选混合型FOF则是采用了风险平价策略,泰达宏利全能优选FOF拟任基金经理张晓龙介绍,风险平价策略的主要特点是风险均衡,将组合分成多类型资产,通过灵活调整仓位使得每个资产类别都对组合有相同的风险贡献,获取稳定长期投资收益,进而大幅降低择时成本。
与上述产品不同的是,南方基金将首只公募FOF产品的投资策略定位于“全天候”,南方基金宏观研究与资产配置部介绍,“全天候”策略是基于资产类别的风险平价策略,提倡配置风险,而不是配置资产,“全天候”的投资理念认为所有资产类别都有经济环境的偏好,某类资产在某些经济环境下会表现得很好,在其他经济环境下则会表现不佳。而风险平价策略由于使组合内的风险达到了平衡,所以理论上可以抵御各种风险事件,进而达到全天候应对的效果。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