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日前新出的 iPhone X彻底抛弃了指纹识别技术,推出人脸识别功能,使得刷脸科技再次受到关注和热议。事实上,在国内,互金巨头以及大型商业银行都在布局刷脸支付。 不过,分析人士表示,目前,生物识别技术还未发展成熟,刷脸支付推向商用仍面临着用户体验、支付安全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互金巨头目前的布局更多是噱头,同时也是为了在初期抢占更多的场景。
仍需手机号辅助验证
今年9月1日,支付宝宣布在肯德基的KPRO餐厅上线“刷脸支付”,正式将“刷脸支付”推向了商用。8月底,京东线下的京东之家体验店已经开始内测“刷脸支付”功能。而百度早在4个月前就把刷脸支付搬进了自家食堂。
从操作流程来看,支付宝和京东金融大致相同。 京东“刷脸支付”整个支付步骤分三步:“绑脸”、“手机号验证”、“脸部识别”。具体操作上,消费者首先需要通过京东或京东金融App扫描店内二维码,之后上传正面个人照,开通“刷脸支付”;其次,通过手机验证结账时,先在屏幕上输入手机后4位,系统会自动检测,验证通过后自动跳转至脸部验证环节;最后,用户正对拍照界面,系统会自动比对,验证通过后,京东将会从用户绑定的京东支付账户中扣除对应的金额。用支付宝在自助点餐机上选好餐,进入支付页面,选择“支付宝刷脸付”,然后进行人脸识别,大约需要1-2秒,再输入与账号绑定的手机号,确认后即可支付。支付过程不到10秒。如果是首次使用,用户需要先在支付宝App上开通此功能。
对比两家的刷脸支付流程来看,都需要输入手机号辅助验证。有不少体验过刷脸支付的消费者表示,刷脸支付时输入手机号验证感觉“多此一举”,还不如扫描二维码支付方便。
蚂蚁金服相关负责人表示,输入手机号,一方面是确认使用者的支付意愿,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支付的安全性。后续,随着用户对刷脸支付认知度的逐步提高,支付宝会提供更方便的手段让消费者更快完成支付。
中科院自动化所生物识别与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子青表示,刷脸支付的商业应用意味着生物识别技术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在苏宁互联网金融科技研究员郑清正看来,人脸识别技术已在图像处理领域非常成熟了,大规模应用到商业场景中也是必然。但是当前的刷脸支付并不完善。商家基本都要求有手机号的输入,这不仅是双重安全验证的问题,如果没有手机号,刷脸识别则会变成1:n的搜索问题,n还非常大,类似支付宝10亿级规模,肯定没法做到实时搜索。
“不过,抢占市场,培养用户习惯,商业宣传肯定是要的。当前可以看到的不需要手机输入的场景就是刷脸取包裹,这是因为包裹接收群体只限于小范围用户,即使查询也是毫秒级响应,这个体验场景就好很多。”郑清正进一步指出。
安全问题成最大阻碍
相比二维码、NFC等移动支付手段,“刷脸支付”省去了手机这个介质,或许将促进支付行业再一次变革。不过,吸引眼球的同时,刷脸支付也遇到了不少质疑。正如二维码支付刚出现时的质疑,安全性也是刷脸支付难迈的一道坎。
除了在用户体验方面,刷脸支付要求用户付款时输入手机号以辅助验证外,安全方面刷脸支付目前也还做不到完全的保证,依旧存在着隐私泄露的可能。郑清正指出,刷脸支付的确存在风险:第一, 人脸基本不会改变,且公共场合也容易获取人脸信息,记得国外有媒体报道过通过预先获取的人脸视频绕过人脸识别的案例,因此让动动眼睛、摇摇头的方式进行活体检测并不是终极安全的方式;第二,人脸识别匹配实际上是把你当前人脸照片和预置照片的匹配过程,是否匹配是通过一个相似度阈值来定义的,如果两个人相似度为98%,而阈值为97%,则判断通过,这也是为什么说同卵双胞胎无法识别差异性的原因。
有消费者担心,可能存在用个人的照片或者视频冒充等方式盗刷账号的问题,对此,蚂蚁金服方面表示,支付宝的人脸识别算法除了做人脸的校验,还加入了验活算法。用照片、视频来冒充并不能通过验证。此外,出现任何盗刷问题,可以拨打95188,保险公司会进行全额理赔。
值得关注的是,日前蚂蚁金服也宣布推出“刷脸取件”。在郑清正看来,现在市场对刷脸技术盲目推崇,随着体验场景的持续优化,更适合刷脸识别的个别场景会得到更广泛的推广,例如刷脸取快递,体验会更好。
基础设施尚待完善
在分析人士看来,生物识别技术情景广阔,但目前该项技术还未发展成熟。互金巨头目前的布局更多的是噱头,同时也是为了在初期抢占更多的场景。
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人脸识别行业市场规模已超过10亿元,预计到2021年将达到51亿元左右。而尚未被完全开发的金融行业内人脸识别的市场前景,更被业界预估为千亿级市场。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技术进步可能会带来支付链条的变化以及交易场景的改变,从而引发第三方支付革命,企业也不想落后;此外,一些新概念有助于刺激消费体验,同时可以提高企业品牌影响力;刷脸支付的基础是积累用户面部信息,这属于大数据积累及人工智能应用的场景,企业势必会抢占并从中发现商机。他指出,现阶段企业试点刷脸支付或有深意。
除了安全问题,用户习惯、基础设施等也是刷脸支付推广面临的问题。一位支付行业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线下体验店数量较少,对商家的硬件设备有一定要求,导致刷脸支付的拓展会受到一定阻碍。此外,与在手机上使用或实验室场景下的内测不同,商用的真实应用场景复杂多变,让人脸识别技术面临的挑战更大。刷脸支付进入商用,使用场景是在公开环境,用公共设备,用户不用掏手机也能完成支付。在非本人使用的设备上,如何精准确定本人,特别是精准识别长相相似的人防止误识别,以及如何防止各种人脸伪造冒用情况,难度都会比在自己手机上操作要更大。
李子青表示,刷脸支付对安全性和便捷性有着极高的要求,如何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和产品难题。
郑清正强调,综合以上信息,未来手机和人脸将成为刷脸的必备两个核心要素,当然对于小范围特定人群,如按区域划分提供的服务,以后可能真的“带个脸”就够了,相信刷脸的场景会越来越精细化,核心是解决搜索样本大小的问题。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主任尹振涛认为,从金融科技的角度来讲,各种科技手段只要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都是可以尝试和创新的。但是金融产品有风险属性,在创新的过程中对金融产品的安全要求会更高。很多年轻人都在考虑着如何更快捷地客户体验,而忽视了金融产品的安全问题。
“从这个角度讲,关于刷脸支付到底安全不安全,谈一个简单的例子,密码是可以修改的,但是脸、包括指纹是不能修改的。如果犯罪分子有了新手段,能够窃取到你的面部特征等,就没法修改,所以刷脸支付的应用要特别慎重。”尹振涛说。
上述支付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刷脸支付仍旧处于一个初期阶段。新事物的成长需要时间,未来刷脸支付能否像二维码支付一样普及,不仅仅取决于技术方面的改造,更是要看整个市场的接受程度。
北京商报记者 刘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