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文物局等相关部门对于盗墓行为不断形成高压态势。但社会对于考古和盗墓仍然存在很多认知误区,比如“以盗墓起、以考古终”的海昏侯墓,就曾引发社会对于国家考古和民间盗墓的热议。值得深思的是,大众容易产生误解的根源是什么?考古工作又面临哪些困难呢?
曹斌 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副教授
有些影视作品在美化盗墓,盗墓之后即便上交国家,也同样是一种违法行为。把考古等同于盗墓,这跟利益集团的有意识引导是相关的,跟娱乐化也有很大的关系,盗墓者要让自己合法化,就需要往考古上泼污水。
王舒怀 腾讯新闻总监
移动互联网时代放大了这种考古与盗墓的认知偏差。如何利用好媒体工具,向公众普及关于文物考古的正确认识,真正理解文物考古工作者的性质,成为摆在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从这一点来看,文物考古界和媒体可以联手一起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曹兵武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总工程师
传统的文化保护主要是抢救,如果不抢救,文化就不存在了。现在提出预防性保护、主动保护,还有加强日常维护和养护的理念。我们要更多探讨综合性的保护、传播,文创等形式也能够更多接纳进来,综合到文物保护实践里面。
奚牧凉 公众考古新媒体“挖啥呢”创始人
考古一直在宣传,但是盗墓文化是在营销。盗墓文化跟公众的某种心态形成了契合,于是有一群人跟风去做这样的事情。做公众考古,可以采用平等的、双向的分享模式来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有可能公众更加关注、深入参与到考古中,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在日前举行的腾讯新闻“溯源·较真”文物考古类沙龙上,考古专家、学者一同探讨如何更好地普及考古的社会意义。不少专家提到,近期热映的一些影视剧有助于提升公众对考古事业的关注热情,甚至会影响到考生报考博物馆考古专业。但值得警惕的是,目前出现了一种美化盗墓的倾向,这可能会造成公众的误读,比如“盗墓挖宝再上交国家”的热议,就说明对于盗墓的认识并不清晰,应该明确的是即便上交国家,盗墓同样属于违法行为。这也反映出大众对于《文物保护法》并不了解,这是未来需要加强引导的方面。在谈到如何消除公众对考古的误解的时候,有专家强调,考古和文博这个行业契合了公众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与其让公众关注,不如让公众感到好奇。与其教育观众考古知识,不如尽可能地向公众分享考古文化。
北京商报记者 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