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文化 > 典藏

德国青年艺术家在做什么

出处: 作者:记者 隋永刚 胡晓玉 网编:尹文武 2017-09-15

C2017-09-15中国当代艺术3版01s001

大卫·施奈尔《泻湖》 

作为庆祝中德建交45周年的重要活动“德国8——德国艺术在中国”系列大展将在北京启幕。其中,9月15日在798白盒子艺术馆开展的“未来一代——德国当代青年艺术”为系列展的第一站。在馆长孙永增看来,德国艺术亮相798包豪斯式的空间,是“一次遥远而并不陌生的对话”;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呈现出正在发生发展中的德国艺术面貌。

北京商报:请您介绍下“德国8”系列展的整体情况。

孙永增:“德国8——德国艺术在中国”系列大展,是继2015年在德国举办“中国8:莱茵鲁尔区中国当代艺术展”之后的一次回礼。展览由德国波恩艺术与文化基金会和中央美术学院主办,是德国当代艺术迄今在中国最大规模的一次展示,分为7个场馆、8场活动。德国是中国在国际上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不光是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两国在艺术上的交流本身就比较多。中国的很多艺术家在德国学习过,中国的表现主义与德国表现主义、中国的当代艺术与德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方方面面的紧密联系促成了两国的共识。这次展览得到了很多企业的支持,主要是大众汽车集团和国航,还包括西门子等。活动集合了很多资源,涉及面很广,大众积极性很高,呈现出两国全方面的交流;从艺术上讲,展览能够系统、全面展现德国战后艺术的脉络,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到当代艺术,是一次教科书般的梳理。

北京商报:白盒子艺术馆作为系列展的第一站,有怎样的亮点?

孙永增:这个系列展突出了国与国之间交流崭新的模式,超越了政治、经济,体现了当代艺术具备的全球性的、普世性的语言。这次在白盒子艺术馆展出的是德国青年艺术家的作品,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6位德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涵盖了绘画、雕塑、装置、摄影等各种媒介,呈现了德国青年艺术创作的基本面。其他几个展馆主要呈现的是战后德国艺术,可能大部分是已故大师的作品,例如博伊斯、基弗等等,这些人早已在国际艺术界功成名就,可能我们看到的机会相对较多。但德国的年轻一代到底在做什么?正在发生发展中的德国艺术到底是什么样?我觉得这次在白盒子的展出比较能呈现这个方面,也展现了这次系列展“在场”和“共时”的特点。艺术家的选择,是由德方的总策展人斯迈林和范迪安院长把握的。他们的作品为讨论当前德国艺术发展的趋势,以及艺术的手法和表现形式提供了理想的平台。这些艺术家能够平衡艺术史标准下的“艺术内容”与艺术市场的需求之间的关系,这是新一代艺术家独享的年轻观念与自信。

此次展览呈现了德国新莱比锡画派的面貌。在艺术家大卫·施奈尔与马蒂亚斯·维斯切尔的作品中,能看到新莱比锡画派扎实的造型能力及空间造型的特点。近两年,国内有很多艺术家都在研究和学习这个画派。大卫·施奈尔是新莱比锡派的代表人物,他一直致力于促进古典风景画在数字化时代的“更新”。凭借着像素、加密、视角对准等辅助技能,施奈尔将自己的画作改变成“网络空间的风景画”,观者通过它们仿佛进入了虚拟的图像世界,而这与数字时代本身的内在逻辑也是相一致的。无人的空间——空无一人的房间或者了无人烟的一处风景是马蒂亚斯·维斯切尔作品的主要主题。在他的作品中,家居用品或者其他常见物件以某种“拼贴式”的方式出现在空间里,经常呈现出凄凉和孤独的感觉。对观者来说,这些场景可能既熟悉又陌生,这些不确定性,使得维斯切尔带有装饰意味的绘画世界被理解为探寻绘画和现实之间关系的智力游戏。

值得一提的是,在白盒子展出的迈克尔·塞尔斯托夫的作品《火炉 05》是通过中欧班列运过来的,具有中德两国密切往来的象征意义,在对外艺术交流中应该是第一次用到这个途径。

北京商报:德国艺术亮相国内包豪斯风格的空间,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孙永增:在这些系列展中,只有“未来一代——德国当代青年艺术”这个展览是在798艺术区。798艺术区刚好是东德援建的包豪斯式空间,这回德国艺术在此展出,我把它形容为“一次遥远而并不陌生的对话”。798的空间也滋养了中国第一代艺术家,使他们从“地下”走向社会,成为一种主流的艺术形态。德国包豪斯这种现代主义的空间,与当代艺术的血缘关系很紧密。德国的策展人、布展人走到这个空间,都感到十分亲切,展览作品也和这个空间的感觉是很融合的。

北京商报:展览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孙永增:通过这次展览,可以打开德国重要的艺术家和中国艺术机构的合作。今年白盒子艺术馆也在做一些调整,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可能未来有1/3的展览是国际艺术展,而且主要是做有代表性的青年一代艺术家的作品。明年可能会选择正在创作高峰期的德国年轻艺术家来合作。近几年大家迅速进入了全球化的视野,眼界打开了,交流也频繁了。频繁带来的结果是大家对艺术的品味更加多元,国内现在有一批人特别喜欢国外艺术家,尤其是欧洲艺术家的作品。国内对于国际艺术作品的需求量是在增加的。

范迪安院长在会上提到,日后会不会出现“美国8”或者“法国8”,也是值得期待的事情。

北京商报记者 隋永刚 胡晓玉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