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文化 > 典藏

杨学宁笔下的“芙蓉文化”

出处: 作者:记者 隋永刚 胡晓玉 网编:尹文武 2017-09-15

   杨学宁

1960年生,198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国画专业,现为四川日报报业集团职业画家、四川省美协理事。 

杨学宁笔下的芙蓉,是用油画语言表现东方的写意花卉,在多次赴南美国家交流中获得了广泛赞誉。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阿鸽曾评价其艺术:“杨学宁的绘画作品将东西方文化元素有机结合,油画的写实、国画的意境、音乐的动感、民俗的符合,让他笔下的艺术芙蓉花千姿百态,色彩变化犹如透明的阳光。”凭借着鲜明的艺术语言和艺术个性,杨学宁为蓉城艺术名片的打造奉献了一名艺术家的心血、智慧和力量。

由于长期居于蓉城成都,杨学宁的创作里外都彰显了一种蓉城情结,描绘并推广着“芙蓉文化”。与当代艺术家强调的批判性相比,杨学宁一直以来的创作路径都是“和美”的。杨学宁表示:“早先当代艺术很火,关注社会问题,当时也有人建议我要有所批判、揭露,要有反思。关注社会可以,但是我觉得批判和揭露不应该是美术的功能。艺术还要给人带来一定的愉悦。关注社会也可以关注和谐和美的部分,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谈及何为芙蓉文化、为何提倡芙蓉文化,杨学宁指出:“芙蓉花作为一种地方的文化符号,在历史传承中,首先带有‘励志’的涵义。花多生长在秋季,在万木萧条的时候绽放。像苏东坡的诗:‘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在民俗文化中,芙蓉花也是作为一种‘幸福’的符号。在以前的大家庭中,可能都会挂‘福禄寿喜’的屏幅,福多用芙蓉花表现。”

成都被誉为“来了就不想走的”幸福之城。在杨学宁看来,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符号,没有什么东西能比芙蓉更能体现成都的气质。与油画中的静物花卉、国画中的折枝相比,杨学宁是将芙蓉花抽象化,有意隐去枝叶部分,着重突出花朵;再将花与一些社会符号、山水人物做一定的结合,突出地域的氛围。从创作风格来看,画家有意凸显一个“润”字,笔下的花朵沁润、柔嫩,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和装饰性;同时,这种“润”也折射出蓉城气候温润、生活滋润等方面,是对成都社会现状和自然环境的一个高度概括。杨学宁表示:“我有意围绕芙蓉精神作为一种城市精神做一篇论文,也在准备筹备成都芙蓉艺术研究院。”

在杨学宁看来,地域的特色也是一种共通的价值。在赴国外展出时,他的作品也在传导输出着“芙蓉文化”的内涵。由ASA基金会承办的“跨越大洋”中国艺术家赴南美群展的系列艺术活动中,杨学宁作为主要画家参与其中。为了与南美的艺术氛围更加调和,杨学宁有意在画面中强化了热烈的色彩,更为符合南美艺术的情绪。第二次在委内瑞拉展览时,委内瑞拉美术馆用了5米高的招贴将杨学宁的作品作为重要的宣传符号,“芙蓉文化”在异国也绽放出别样的风采。“芙蓉花中有很多故事可以讲,有许多可能性,可以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成为社会参与的事。现在提倡文化包容、‘走出去’,也是芙蓉花饱有的涵义。”

北京商报记者 隋永刚 胡晓玉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