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调控政策加码、银行信贷收紧,令房贷增量大幅放缓,但与此同时,银行消费类贷款却出现猛增,是否有消费贷、信用贷等资金违规进入楼市的情况引起业内和监管警惕。监管层已着手排查个人贷款资金流向。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在上半年A股25家上市银行中,建设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等消费贷款出现明显增长。在分析人士看来,个人消费贷体量较大、增量较多的银行将成为排查重点。
上半年多家银行消费贷猛增
北京商报记者多次接到贷款中介的推销电话,电话中的工作人员介绍和银行有合作,能办大额贷款。在国企工作一年,月收入5000元,无需抵押物就能贷到40万-50万元,贷款用途平台可以伪造,并保证银行查不出来。根据该工作人员的说法,银行放贷后并不知道资金的实际去向。
北京商报记者统计银行半年报数据注意到,今年上半年,不少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增长迅猛。从A股上市银行中报整体情况来看,部分银行并未列出消费贷款具体余额,而是归总在个人贷款“其他”项下,包括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从上述银行的个人贷款分类来看,其他项大多为消费类贷款,或消费类及经营类贷款。
截至6月末,多家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突破2000亿元,例如工商银行上半年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2600.48亿元,比年初增加130.28亿元;中信银行为2058.4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9.49亿元。
三家银行上半年消费贷款出现明显增长,其中平安银行截至今年上半年消费金融贷款余额2770.9亿元,上半年新发放贷款1294亿元,同比增长255.49%。其中,“新一贷”上半年发放贷款486亿元,同比增长95%。
建设银行和招商银行增量也较大。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建设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1580.7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30.37亿元,增幅达到110.66%,建设银行表示,主要是个人自助贷款产品“建行快贷”增加。招商银行上半年余额为840.7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9.89亿元。
监管层摸底资金流向
事实上,监管层也关注到个人消费贷款的快速增长,并开始排查风险。9月5日,北京银监局、央行营管部联合印发通知《关于开展银行个人贷款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情况检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北京市辖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自查工作,原因就包括个别银行发放的贷款存在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用于购房的情况。
北京银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北京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规模快速增长,但据市场情况反映,个别银行发放的上述两类贷款却违规流入了房地产市场,借款人将其用于购买住房,而非个人经营或日常消费,这种行为不符合房地产调控的政策要求。
海通证券的研报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居民新增购房贷款小幅放缓,中长期贷款增速从年初的30%降至26%,增速仍在高位。但同时,居民消费性短期贷款快速增长,海通证券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1.06万亿元,同比多增7137亿元。去年全年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仅8305亿元。
相比经营性贷款申请所需要的工商营业执照等资质要求,消费性贷款的申请限制较少,也成为贷款资金违规的重要出口。分析人士表示,这类灰色通道仍然难以彻底杜绝的背后,一方面是市场有需求,仍有大量不符银行资质的人需要资金周转;另一方面银行本身有放贷考核指标,所以对很多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后第三方中介更可以从中提取高额手续费。
消费贷大增 银行或成排查重点
《通知》从房抵贷、贷款受托对象、借款频率、借款用途、资金流向、收入证明、借款人等多个特征,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自查,自查范围包括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以及信用卡透支,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季度就本机构个人非住房类信贷资金用途开展自查。
在分析人士看来,部分消费贷资金很可能流入了房地产市场,而个人消费贷增长较快的银行将成为监管排查的重点。在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看来,短期消费性贷款爆发式增长可能与地产销售密不可分。他指出,由于去年下半年以来银行房贷额度逐渐受限,部分居民购房贷款或借道短期消费贷款完成,导致居民短贷的高增长。姜超预计,未来居民举债空间将会越来越小。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存在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用于购房的情况在调控前的确非常多,从事实上看,中国人的确很少有个人消费贷款的习惯,个人消费贷款中很大比例用在了股市和楼市。不过,张大伟也表示,从今年3月开始,成交量一路下滑,市场不断降温,在购房者相对理性的情况下,这些违规资金的用量已经比变少。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李虹含表示,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有流向房市、股市等领域的势头。很多中介会建议购房者通过个人消费贷款筹集首付贷,而银行在受托支付、发票等资质审查方面并不是特别严格,导致出现问题。李虹含指出,一些小型城商行及发展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较多、占比较大的银行将成为监管排查的重点。
北京商报记者 刘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