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文化 > 典藏

宗海平:父亲和他的画

出处: 作者:记者 隋永刚 胡晓玉 网编:尹文武 2017-08-31

C2017-09-01中国当代艺术3版01s001

“为了一线希望,我才努力向上,振作精神,开发思想,把人生的学问都记在心头,得意时是这样,失意时也是这样”,这是宗其香先生少年时摘录的一首小诗,是陪伴他一生的座右铭。在“共美其香”宗其香百年诞辰中央美术学院展览馆的现场,宗其香先生之子宗海平面对父亲用一生心血创作出的画作,再次谈起关于这首诗的许多记忆。

宗其香先生有着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面貌的艺术创造,“共美其香”宗其香百年诞辰展围绕“民生关切 家国情怀”、“夜映生辉 墨色之光”、“风土南国 晚来异彩”三个板块进行展示。据宗海平介绍,“民生关切 家国情怀”是宗其香先生早期作品的一次集中亮相,“传统中国画是比较脱俗的,不能直接反映民间的生活,这部分作品是父亲在就学时期深入基层写生后创作出来的,贴近劳苦大众,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当代中国画改革的重要实践者和参与者,这一时期也是宗其香先生与老师徐悲鸿先生交往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在展出的《嘉陵江上》画作前,宗海平向北京商报记者讲述了作品创作背后的故事,“这幅画是父亲1942年画的,当时他在徐悲鸿先生家,徐先生看了他画的嘉陵江纤夫速写,徐先生说:‘你是个浪漫主义者。’随后,徐先生拿出一本列宾的画册,里面刊印了一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作品,向父亲说道,‘列宾当时用了两个假期,在伏尔加河和纤夫们同吃同住,一起生活,所以他的作品能够更加刻画出他们心理状态,作品表现上也更加真实。你如果去嘉陵江边和纤夫生活一阵子,可能会画得更出色。’然后他果真就去了,随后便有了这幅作品的诞生”。

在宗海平的记忆中,父亲是徐悲鸿先生非常看重的学生,“当时中国画改革,徐先生重点培养两个学生。一个是父亲,还有一个是李斛先生”。而对于老师,宗其香先生也是非常敬重,“徐先生说一,父亲就没有二,老师主张中国画要改革,要往前走,要去融合西画优秀的东西。父亲也是这样做的,无论是西洋画,还是民间美术,他都在融合借鉴,所以在今天的展览现场,我们才能看到这么多丰富多彩的作品”。

夜景山水是宗其香先生对于中国画创作的一大贡献,“夜映生辉 墨色之光”集中展示了他在这一方面的成就。作为最早用西方绘画改造中国画获得成功的画家,他的嘉陵江夜景山水成为他艺术风格成熟的标志,早在1942年,宗其香先生便在重庆举办了“重庆夜景”山水画展,徐悲鸿先生亲自主持了开幕式,并给予展览很高的评价:“宗其香用贵州土纸,用中国画的笔墨作重庆夜景灯光明灭,楼阁参差,山势崎岖与街头杂景,皆出以极简单之笔墨。昔之言笔墨者,多言之无物,今宗君之笔墨容纳无数物象光景,突破古人的表现方法,此为中国画的一大创举,应大书特书者也。”

当父亲这些60余年前的画作回到他工作过的地方展出,宗海平内心有特别多的感慨,“艺术家创作会受到很多的框架束缚,面临很多的问题,但是我父亲并没有固守,他执着于艺术的探索,不为固有的东西所框限,因为他知道,如果框住了,就没有了向前走的动力,为了这个目标,他几乎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艺术创作中。”

熟悉宗其香先生的人都知道,在生命的最后20年,他与广西桂林结下了不解之缘,桂林的青山碧水,沟壑丛林,留下了他的足迹,他把生命融入了桂林山水,也把这里的一草一木融到了笔端之下,这次展览也以“风土南国,晚来异彩”的主题来纪念他这段时期的创作。开展当日,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一幅《古榕伴清流》的作品前久久驻足,他说,“这幅作品很精彩,颜色、冷暖的对比画得非常到位,学校百年校庆的时候,要重点展示这幅作品”。

“父亲作画强调一定要有感受,不能编,不能造,要用自己真实的情感表现出真实的东西,这一板块广西题材,都是他去过的地方。”宗海平表示。

展厅中间,还展出了很多宗其香先生与家人的信件,这些信件很多都是他最为困难时期完成的,图文并茂,在温情的字句之间,充满着乐天的情怀,也让观者感受到了这位老艺术家不为人知的家庭情感。“父亲是一个非常有爱、善良的人。他一岁多母亲去世,这次展出的《母与子》是他1942年创作出来纪念他母亲的。”宗海平解释道,“画中母亲是白人的形象,孩子皮肤挺黑,是他自己,由于母亲去世很早,画中的母亲是他想象出来的,从两个人眼神的交流,到后面鸟巢中嗷嗷待哺的小鸟,画面温馨祥和,寄托了他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在80余年的人生历程中,宗其香先生从早年的现实创作,到中年时期的夜景山水探索,再到晚年的南国情怀,他以杰出的艺术造诣在中国画坛留下了最为耀眼的一抹色彩。

对于这次全面展现父亲的艺术展,宗海平表示,“这是老爷子从最初办展览到现在,最成功的一次”。宗海平介绍,接下来这次展出的很多作品还将去南京展出,最后要回到中国美术馆展出,“百年展对于一个画家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借此机会,我们将认真梳理父亲的作品,力争让观众了解他的过去、他的艺术和人生”。

北京商报记者 隋永刚 胡晓玉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