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从来都不会拒绝互联网的存在,但好的运营模式出炉需要长时间的摸索和锻造。“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做好社交媒体属性的平台,以及具有实用功能的工具”,从传统拍卖,到互联网创业转型,在艺App创始人谢晓冬对这个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似乎也在为这个行业的发展提供着新的路径和可能。
时间回到一年多前,当时谢晓冬离开匡时拍卖创业的消息不胫而走,业界更多的是不解,拍卖做得顺风顺水为何要蹚这条看不到前景的浑水?与此同时,质疑的声音也从未停歇,传统拍卖行业出身的他懂互联网吗?
在这些不和谐声音的包围之中,谢晓冬硬是撑了下来,而且出人意料做得还不错。截至目前,在艺App上线运行整整一年的时间。“用户量已经超过60多万,每天的打开量稳定在10万次以上,而且这个数量还在快速增加。”回顾这一年来的成绩和现状,谢晓冬表示满意。但其中的辛酸和苦累只有他以及他的团队能体会。
谈到从传统拍卖到互联网创业的角色转换,谢晓冬显然已经适应,“我想做一个艺术极客,类似科技领域的那些人,用古怪的想法和冒险精神,为行业带来一些改变,比如我们推出的访谈直播和导览直播,算是给展览活动的推广建立了一个新的标准和模式”。
从技术层面来说,在艺经历了三大系列版本的迭代升级。谢晓冬介绍道,第一阶段主打展讯功能,汇集了全球80个城市最全、最新的展览信息。用户可以根据日期查找,也可以根据定位查找附近的展览。第二阶段,强化社交媒体的功能,推出“艺术笔记”,看展览、写展评,是我们推荐给用户的关于生活方式的一个口号。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在图文笔记之后又增加了视频笔记,可以选择不同的录制时间、屏幕比例形态等。后期还会加入符合艺术展览的场景,比如滤镜、美颜等更丰富的功能上线。
然而,对于谢晓冬来说,看展览、写展评、分享艺术现场还远远不够,通过设置艺术话题展开深度讨论,吸引不同的圈子,使得社区的活跃度达到很高的水平。谢晓冬并没有满足于此,他与时俱进推出了“艺术直播”的功能,对个人和机构用户都可以开放,这也是在艺迭代升级的第三阶段。通过这一模式,每个人通过手机屏幕就可以了解到远在万里之外的艺术展览、讲座、沙龙,使得很多优质内容能够留存下来,甚至可以反复观看、研究。
谢晓冬表示,“首先,直播承载的信息量更大,容纳的信息也更多元。其次,直播更加生动,可以从艺术家、策展人的直播中得到更多深度的信息,可以实现二次分享、传播。再次,直播的互动性很强,可以根据观众的提问进行回答,有更强的话题性,避免自说自话”。
从模式上来说,目前还没有相似的艺术类应用。但从功能上来看,有点像艺术收藏领域的微博,或是instagram图片社交应用,设置的“问答”栏目也是很好的用户互动方式,集合了类似知乎的很多功能。
“在艺想做的是具有社区媒体属性的平台,喜欢艺术的朋友和艺术从业者、收藏家可以在这里分享、交流、沟通,初步达到了我们的目标。同时,在艺也是艺术自媒体人士的发现平台。”谢晓冬表示,在艺不是要做成PGC的媒体,我们发现,一些非专业人士展评写得很好。反过来说,一些专业言论所包含的理论术语太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受众去理解、传播。需要承认的是,艺术是有门槛的知识体系,但从欣赏方面来说,如何让更多人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
北京商报记者 徐磊
·人物专访·
北京商报:所有应用软件都会有一个烧钱试水的阶段,作为创始人如何评价在艺?
谢晓冬:国内外没有同质化的艺术类应用,在艺在模式上还是比较领先的,目前盈利谈不上,只能说是实现营收了。在艺是开放式的平台,一直很重视场景化的丰富,会做得更好玩,但不会追求太花哨的东西,因为在艺首先是一款具有社交媒体属性的工具。实用性的工具功能,是我们要持续完善和打造的最基本的服务,这样才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而实现社交互动功能。
北京商报:60万用户量自然会吸引广告客户的关注和介入,在艺如何权衡广告和平台品质的关系?
谢晓冬:在艺的客户群体几乎都是艺术市场的参与者或爱好者,更加具有针对性。对于平台来说,广告变现不是坏的方式,庞大的用户人群,可以保证被更多人看到,但更有针对性的用户群体,会让更多有效的人知道。从内容来说,在艺有严格的筛选机制,而且保持技术中立,我们不是价值观载体,只做平台,判断谁对哪一板块的内容感兴趣。目前正在优化“首页分发”机制,根据用户的查阅习惯呈现所看到的页面。
北京商报:为何一直没有涉足艺术品电商业务?这似乎是最快能看到收入的模式。
谢晓冬:电商模式能够见到收入,但未必能够见到很多收入。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如果定位高端艺术品,实现成交需要很多线下服务,而且目前市场形势并不理想,这也不是作为出价工具就能实现的。另一方面,如果定位特别低端的话,就不是艺术品而是消费品,受众人群也不一样,这需要漫长的培育过程,技术环境也需要达到一个更高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