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葡萄常”虽然已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但却面临着后继无人、市场受阻的尴尬处境。而市场的窘境不得不使“葡萄常”改变闭门造车的传统生产方式,扩大宣传,走融合之路。那么,“葡萄常”该如何突破市场发展瓶颈,踏上破劫之路呢?
慈禧赐匾
传说19世纪末的一个初冬,光绪皇帝在颐和园为慈禧做寿,慈禧到颐和园大戏楼准备看戏时,突然发现一株挂满果实、晶莹剔透的葡萄树,慈禧见到如此水灵灵的葡萄,顿觉赏心悦目,垂涎欲滴。当传旨采摘食用,却被太监告知为假葡萄。慈禧吃惊后大喜,赏制作者韩其哈曰布的妻子为“常在”,并赐匾“天仪常”。由此,韩其哈曰布改名常在,家人改常姓,“葡萄常”一时名噪京城。
手艺重生
“葡萄常”从清朝末年亮相出名,战乱时期难觅踪迹,“文革”期间又陷入低谷几近失传。十余年前偶然的一天,常弘在报纸上看到《“葡萄常”难寻 绒鸟不再》的报道,感到作为第五代常家人,有责任让这门手艺重焕新生。她与妹妹常燕,从小由“葡萄常”传人老姑奶奶常玉龄带大,对手艺本不陌生,经过一段时间研习技艺,终于重拾起这门濒临失传的手艺。2009年,“葡萄常”手工艺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这门老北京绝活饱经百年沧桑。
展会惊艳
在潘家园举办的非遗手工艺品展会上,老北京绝活“葡萄常”摊位前聚满了好奇的观众,用玻璃制作的葡萄串、葡萄树栩栩如生、几可乱真,外国游客对此更是惊叹不已,从未见过如此精美逼真的葡萄。
店主常弘进行现场展示时表示,“葡萄常”经营定位是收藏品而非普通装饰品,价格也从数百元至上万元不等。与批量化工业生产来扩大销量的民间工艺品不同,“葡萄常”重视手艺精品制作的价值,从选材到工序每个步骤都精益求精,重在呈现作品的艺术灵魂。
发展困局
如今的“葡萄常”已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但市场发展却依旧充满坎坷,陷入发展困局,常常面对申请国家专项保护基金因缺少报销票据而难以落地,兴冲冲来求学的年轻人因难以赚钱而打了退堂鼓的尴尬,导致“葡萄常”发展的根本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首先,知晓度下降。年轻人很少知道“葡萄常”的渊源,价值几百上千元的手工艺品难以获得市场人群的认可。其次,技艺传承难。因“葡萄常”在北京之外并不十分知名且消费市场有限,手工艺者的劳动与报酬并不相符,很难找到愿意吃苦学习技艺者,濒临失传的风险。再次,批量生产难。民间手工艺的“物以稀为贵”决定其产量有限,价格过高却又将消费者阻隔在外,“葡萄常”的文化历史价值很难有效转化为市场经济价值。
此外,市场拓展难。除了参展的活动推介外,缺少有力的资金投入与宣传推广,导致这项手工艺的影响力十分有限。
破解之路
百年技艺传承与创新,让这项民间技艺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但面对后继无人、市场受阻的困局,亟待破解。这也是现如今面人、泥人、脸谱等一些民间工艺共同面临的问题,但不同工艺发展不平衡,有市场流通程度高的、批量生产的,却面临仿制泛滥、粗制滥造的挑战;单纯依靠传统方式闭门造车,不仅生产落伍,市场回报过低,也难以长远发展。对此,“葡萄常”要彻底走出困局,还需寻求破解之路。
首先,要走创新融合之路。“葡萄常”工艺可进行项目细分,把握核心产品葡萄珠制作环节,其余环节走手工制作与机器辅助加工之路,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可保艺术价值不减。其次,要走不同档次并行之路。高端产品精益求精、高价优质走收藏品之路;中低端作为主要资金支持,降低成本,适度批量生产增加利润。再次,获取各方宣传与资金支持。加大资金投入、进行技艺创新,更大程度传播这项民间特色文化,使“葡萄常”让更多人所熟知与喜爱,实现其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共赢。
当前,常弘依旧坚守着自己在怀柔的工作室,从事创作的同时也在想方设法改进,奋力走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各类展会、论坛上常能见到她活跃的身影,不懈努力传播着民间艺术、提高人们对这门绝活的认知度。如今,她的小孙女对做葡萄十分有悟性且感兴趣,也许从小的耳濡目染能造就一位未来的小接班人,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丁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