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问路》47cm×26cm
《竹林放舟》98cm×55cm
《三月行舟》34cm×34cm
《荷塘清吟》42cm×39cm
杨中良身上有着传统文人的印迹,他性格温润,待人谦和,生活风雅,有着高雅精致的学术品位。从老家蓬莱来京以后,杨中良先后任职于琉璃厂荣宝斋、清秘阁等高端的艺术机构,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画友,切磋画艺,探讨画理,提升学识与胸襟。多年来,他的山水画作品也展现了这种历程的成长,画作高冷空灵,格调不俗,别具一格的水墨意境诠释了其对艺术的不懈探索。
在朋友的眼中,杨中良很东方,有人称他是当代画坛文人艺术家,但他一直保持着平和的心态,因此他的绘画也处于一种清淡、沉静状态,画作中的人物常常以高士面目出现,或独坐、或远观、或禅修,孤独、高冷、超然的氛围,再现了不同空间、不同环境下的心绪。
作为一位有着古典情怀的艺术家,杨中良的作品有着深厚的文化艺术根基,从学画伊始,便注重对多元艺术的研习,从大家山水,到宗教壁画、石刻,再到诗文的阅读,他从不同的艺术门类中深究传统艺术的魅力,体味文人高士的心境及精神,这自然渗透到了他的作品中,无论是在笔墨的处理、画面结构组合,还是画作意境营造上,不自觉地流露出了古典高士的情结。
历代以来,水墨是文人墨客述情抒怀的最好载体,它既空灵又厚重,既简单又丰富,千百年间,名家辈出,成为中国绘画最为鲜明的文化标识。无独有偶,杨中良的山水画延续了水墨这一表现方式,无论尺幅大小,常常以通篇的纯色笔墨来组合画面,相比起艳丽华贵的重彩山水,杨中良的山水画借助水、线、墨的穿插、点染,在水墨交融的干湿变化中勾勒自我心迹,别具韵味,这直接来自于内心的情感,是一种含蓄、诗意文化的清雅追求。
杨中良的笔墨注重书写性,有很强的质感,他没有将笔墨单纯看做是一种技巧,而是要为情感、意境、画面服务,不能为笔墨而笔墨,为炫技而炫技。基于这样的见解,他绘画中的笔墨避免了苍白、无目的表述,很好地诠释了艺术家要干什么,表达什么样的心境等问题,笔墨在他的笔下具有了生命力,鲜活、灵动、脱俗,这离不开他日积月累的修炼。
意境是任何艺术创作离不开的主题。在国画的创作中,构图常常成为表述意境的重要因素,从南宋马远的“一角山水”,到元代黄公望空灵的平远构图,再到现当代李可染饱满的画面构成,不同的作品构成不仅再现了艺术家的性情,其背后也是对生存环境的艺术认知。
杨中良的画有着与众不同的构图方式,大面积的黑白对比,人与树的经营排序,房子角度、朝向的位置处理,都是在经过缜密的构思之下安排进画面的,或饱满空旷,或偏安一隅,或居中穿插,但这种主观的构成,却又没有丝毫的做作感,全部由心而发,由自然而生,体现了一种规制,其背后是对人文的深刻认知,是与当代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紧密相连的。杨中良认为,一个人一定要有好的位置感,所谓的成败、好坏,实际上就是位置的不同,是个人对自身位置认知的不同。人要冷静地思考自己放置于哪个位置最合适,最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艺术也是如此。
每个人来到世界上,由于处在不同环境下,经历不同,感知也不同,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体系也各有差异。
杨中良赞赏文人风度,对社会要有责任和担当。古代文人高士以天下为公,杨中良认为画画也要有这种人生追求。人只有怀揣天下之心,下笔才大气。艺术家既要有个人情感,也要对社会国家有使命感、责任感。他认为中国艺术的核心是归于人,归于作者的修养,人的状态。好的艺术一定是相辅相成,高超的笔墨、深远的意境,互为融合,而高雅的思想情绪更是创作的中心所在。
从绘画中感知生活。如今,画画对于杨中良来说,就是一种表达方式,一种生活态度。杨中良一直强调“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在此心态之下,他将心中的高士情怀,融入当下,融入生活,融入到了作品创作之中。
杨中良
1972年生于山东蓬莱。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职工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第十一届全国青联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元社社员,《中国书画》特约编审。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大展并获奖,多家专业报刊以及电视台有专题介绍。著有《中国篆刻创作解读·流派印卷》、《艺概丛书·杨中良》、《卧游溪山》、《观心》等。发表文章共计50余万字。
北京商报记者 隋永刚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