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徐慧 薛晨)7月6日,作为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重点活动之一,2017中国食品辟谣论坛暨中国食品谣言智能预警处理平台上线仪式在北京举行。来自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科普专家、法律界等近200人共同探讨网络谣言监督和处理机制,科学引导网民走出食品安全认知误区。
活动现场,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与伊利、蒙牛、娃哈哈、完美等企业代表共同启动“中国食品谣言智能预警处理平台”,并宣布正式上线。据了解,该平台主要是依托混合云平台,实现新闻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微信以及国外媒体网站等谣言渠道的实时监测,在核心的谣言分析引擎中进行分析对比,当发现谣言热点后立即通知相关用户,同时实现动态的可视化数据分析展示,为用户全面掌握食品行业互联网谣言动态,提供分析依据。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明珠在致辞中表示,随着新闻产业和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和舆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谣言,特别是网络谣言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极大困惑,给产业发展带来很大冲击。净化网络空间,打击食品谣言,传递科学信息,培育理性社会,已经成为全社会和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学研究室主任孟威认为,在网络社交媒体环境下,谣言传播逐渐呈现碎片化、煽情化、故事化和放射性的特征。此外,由于网络环境特殊,更是加剧了防控谣言传播的复杂性。孟威同时认为,有效率地防治网络谣言直接关系到社交媒体中社交平台机构、专业新闻媒体、个人与公众、政府管理者四者的主体责任构建。在履行好各方面主体责任的前提下,各方应合力共建诚信网络建设。
此外,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副主任周展科披露道,中央网信办积极推动网站依法办网,履行主体责任,同时强化社会共治,大力整治网络谣言。2016年,全国各级网络举报机构共受理举报4080万件,其中谣言类举报12.2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