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文化 > 燕京书画

杜杰:彩墨山水解读古文意涵

出处:燕京书画周刊 作者:记者 隋永刚 实习记者 胡晓玉 网编:尹文武 2017-06-26

d1

《北方》

C2017-06-27燕京书画周刊1版01s002

《王维·山中与裴迪秀才书》

C2017-06-27燕京书画周刊1版01s003

《野地》

C2017-06-27燕京书画周刊1版01s004

《回忆》

画家杜杰是2011年来到燕京书画社的。燕京大院环境清雅,加之与周围的艺术家朋友有着多年的交谊,都让这位个性安静的画家感到舒适。走进杜杰的画室,让人讶异于室内的简单至极,几案、笔墨、画稿,几乎再无任何多余的布置,与他安然而少语的性格全然切合。先前有媒体报道形容杜杰“性格内向,心性外向”,观其作品,方知其内敛的外在之下是一颗对艺术创作饱含热情的心,是一处丰富而广大的精神世界。

画家李小可在看到杜杰的新作时曾表示:“我马上觉得眼前一亮,想起父亲的那句‘可贵者胆’。”多年来,杜杰在色和线的绘画语言中大胆求索,属于他个人的图式风格已经开始溢发出浓郁的韵味。杜杰以彩墨作品闻名,画面中往往是斑斓的色彩夺人眼目,黛青、赭石、橙黄、石绿,在和谐舒适的块面结构中,显得格调轻灵古朴又富有现代意识。谈及对色彩的经营,杜杰最初对色彩的关注有历史环境的因素。初学艺术正逢改革开放,“当时大家受西方影响很多,对外来文化比较拥抱和喜爱,成为一股潮流。表现个人思想情感为主的作品,那时让我感到震动和吸引。”但是对色彩的热衷更源于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中国画中,颜色也是很讲究,例如宗教绘画,其表现形式中颜色就占据主导地位。现在人们谈颜色必说西方油画,但我也不是完全受西方影响,可能受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更多”。虽说熟谙现代绘画的表达方式,杜杰的骨子里还是传统文人的情怀。青少年时期,杜杰异于同龄人,喜好古诗词。还经常会和小画友去荣宝斋、故宫博物院的绘画馆,观看并临摹国画、古画。从学画之初,杜杰就尝试解读并追随赵孟頫的境界。杜杰笔下的“洗马图”系列,体现了他明艳色彩包裹下简单拙朴的趣味。从画面内容来看,是以现代人的思维结构古人的生活场景,似乎是用白话文的方式解读古文的意涵。

画家刘牧在评论中写道:“杜杰用彩墨塑造了传统文人用水墨演绎的同样空灵优雅的山水境界。”他笔下的画境,如同桃花源一般,理想且富有诗意,但却难以追溯其踪。这是一个用现代色彩与块面表现出的充满人文气息的幻象景致,很难猜出这是什么地方,是一天的哪个时辰,这景象是什么时代。虽然让观者感到“穿越”且迷惑,但绝不使人慌张。观者在妙趣奇幻的景致中感到精神的愉悦,而浓厚的古意又将人引领到画家对传统文化的笃定情结。从传承与创新的角度看,杜杰延伸的是中国传统精神,而不是传统的表现。刘牧对其赞誉:“画面中的语言与宋元人并不类似,精神却如出一辙。”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下,并未见到庸碌的因素对杜杰的影响,画面中总是体现了画家独立思考的个性与选择。正因为精神上的坚定自由,杜杰的笔触也能延伸到中国之外的异乡。2007年,杜杰受塞舌尔驻华大使的邀约,去往这一非洲的岛国采风创作。画家笔墨的格局,放之海外,同样也能将这一神秘国度的风土人情以东方的意蕴表达出来。

虽然笔下是丰富而具有厚度的幻想世界,但杜杰的生活却如他的画室般单纯简洁。他平日不用微信,画画、读书、出游是三大爱好。杜杰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的生活其实是很平淡的,没有经历什么大事或者波折。对每一个人来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很容易劳累厌倦。如何在这种不变的生活当中保留心里的那份纯真和刺激,才是一种真正的磨炼”。在杜杰看来,绘画已与自己合二为一,是营生更是乐趣。读书也时刻充盈着画家的精神世界,“小说、杂记、散文、游记……很多东西会常看常新”。画室中,摆着一幅杜杰抄写的王维《山中与裴迪秀才书》。这篇小柬,既是山水小品,也是一首意味盎然的散文诗。杜杰正是以笔墨的方式与古人对话,在安然的性情中品味古今、遨游天地。

北京商报记者 隋永刚 实习记者 胡晓玉

C2017-06-27燕京书画周刊1版01s005

杜杰,国画家。1959年生于甘肃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贤悦堂书画艺术研究院特聘画家。1975年拜画家刘牧、傅询为师学习中国画,以全新的绘画语汇解释个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创作出极具个人化的山水作品。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参展:1985年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九人中国画联展”。1989年在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举办个人画展。1994年在北京王府饭店举办个人画展。2005年作品《在山上》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大展,获优秀作品奖。2007年应塞舌尔驻华大使邀请,赴塞舌尔旅行写生。2011年在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美术馆举办个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多家机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