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角:潮汕菜
■初尝理由:
潮汕菜一直给人以考究、养生的印象,对于各类食材的有效运用更是让人记忆深刻,而包括潮汕菜在内的粤菜系的精细与品质,也让它成为商务宴请的首选之一。近日,北京商报记者体验了两家在京城颇受好评的潮汕菜餐厅——潮堂与一家一饭堂,发现两家餐厅无论菜品还是环境都可圈可点,不过较高的人均消费以及南北方较大的口味差异,令潮汕菜在京城推广仍存局限性。
一家一饭堂(亮马桥店)餐具品质不足
3月18日晚7时到达一家一饭堂(亮马桥店),邻街的招牌很是显眼。店内装潢以及陈设营造出一种温馨的家庭式氛围,与餐厅名字很是契合。店内摆有书架,餐位隔断的矮墙上也放了不少书籍杂志,可供等餐的消费者消磨时间。再加上木质的桌椅和复古的吊扇,都为餐厅平添了些许雅致。但提供的餐具略显简陋,普通的白色瓷质餐具且没有任何设计元素,不免让人有“廉价饭堂”之感,且与菜品本身不甚匹配。
到达潮堂(凤凰汇店)是在3月19日下午5点40分左右,餐厅装潢采用了古朴的中国风,座位间距较为舒适。从桌椅到餐具以及装饰品等都呼应装潢的主题,具有整体性。不同就餐区域的分隔使用了较通透的栏杆,达到区分效果的同时也不会使店面显得过于局促。
点评:两家店装潢各具特色,但一家一饭堂(亮马桥店)在细节处仍有欠缺,例如餐具与桌面陈设的选择品质感不足。
一家一饭堂(亮马桥店)欠缺主动服务
走进一家一饭堂(亮马桥店),门口并没有服务员主动引位,北京商报记者在餐厅内张望时,才有服务员上前询问并引导入座。尽管服务员态度和善,也能及时回答顾客疑问,但更多是被动的服务,缺乏主动服务意识。比如入座后直至上菜间隙都没有提供饮用水,顾客要求后才提供;点菜时没有协助,对于菜单上一些规格与实际有差异的菜品也未主动说明;需要增加的餐具也是由顾客主动提出后才加上,同时也没有询问顾客是否有忌口。
潮堂(凤凰汇店)在点菜环节即主动上饮用水,并在用餐过程中不断有服务员关注并及时添加。服务员还主动向消费者介绍店内的优惠活动,协助完成扫码赠送餐券等,并向消费者提供新茶等时令产品进行品尝。虽然整体上菜时间较长,但菜品仍能衔接上,并且会与消费者沟通甜品上桌时间,每上一个菜都会为顾客报菜名。能及时撤走餐桌上的空盘,上菜与撤盘过程中动作较轻,带给消费者舒适的感觉。
点评:总体来说,两家餐厅的服务态度都是不错的,但一家一饭堂(亮马桥店)的服务更多是建立在被动要求上,缺乏对顾客需求的关注度以及细致度。而潮堂(凤凰汇店)在主动服务上做得更好。
部分潮汕菜调味轻偏油腻 难适北方人口味
一家一饭堂(亮马桥店)的菜品中包含了大量海鲜元素,更是少不了粤菜独树一帜的煲汤,北京商报记者首先品尝的一道例汤也正符合了粤式汤品爽口且饱含食材滋味的特点。鲍鱼捞饭整体口感也较醇厚,但汤汁拌饭吃后会有一种口干的感觉。而猪油拌饭初入口时有惊艳的感觉,但几口之后就会有一种油腻感,因此餐厅提供的分量更适合多人分享。
潮堂(凤凰汇店)的菜品也同样有海鲜特色,作为特色菜之一的潮州蚝烙用料实在,平均每个蚝烙中都包含两枚蚝肉,但腥味稍明显,多吃会有油腻感。古法招牌卤牛膝肉质软烂易入口,卤汁的滋味也已渗透到牛膝深处,品尝起来富有滋味。汕头牛肉燥饭,饭粒分明,有米香味,与牛肉燥搭配恰当,但同样在吃到一半后会有较明显的油腻感。作为饭后甜点的杨枝甘露口味过甜,对应的解油腻作用便大打折扣。
点评:两家餐厅的菜品都颇为精细,但都出现了部分菜品略显油腻的情况。与北方菜系以及川湘菜系重油的同时会搭配其他重口味调料不同,潮汕菜整体更为鲜香且无重口味调料,因而所体现出来的油腻感是不少北方人难以接受的。两家店相比,潮堂(凤凰汇店)的菜品在鲜美的同时量更大些,性价比更高。
北京商报记者 徐慧 薛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