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文化 > 中国艺术月刊

吴晓玲:花开花落任由之

出处:中国艺术月刊 作者:记者 隋永刚 张舒 网编:张兰 2017-03-16

《残缺宝莲系列 NO.1》 

■吴晓玲

生于北京,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曾获得2000年“纽约优秀艺术奖”第三名,参加2000年“美国9位女艺术家作品展”。多年来,吴晓玲在油画方面做出了多样的实验,她的“残缺宝莲”系列受到了艺术机构的广泛关注,得到了中外藏家的喜爱。

自古有禅缘者多爱荷,在这些人中自然也少不了艺术家们的身影,他们以各自的艺术方式画荷、颂荷,为世人带去蕴含缤纷内涵的创作,表达自身最为真实的情感与寄托。本期,我们要认识的油画家吴晓玲就是这样一位有禅缘的人,她艺术性格敏感,体察事物细致入微,时而多愁善感,时而又如她钟爱的荷花般坚韧;她既谦卑又孤傲,“残缺宝莲”系列作品显示了她独特的艺术手法与风格。“为怕花残却怕开”,每当吴晓玲提笔作画时,纳兰性德的这首七言一句,总在她的口边萦绕。吴晓玲画中那些逆境中盛开着的荷花,毫无保留地吟唱出她对生命的思考。

诗歌在画中舞蹈

荷花是我们极为熟悉的一个创作题材,从古至今广被运用到文化艺术中,它是宗教哲学的符号,也是平日里人们对美好精神的一种代指,寄托了最为纯粹、质朴的期望。借助荷花这一植物形象,艺术家们在歌颂荷花内涵的同时,更是将自己的情感、思想、愿望融入到了创作中,以不同的艺术方式抒发内心所感。对于吴晓玲来说,荷花是她钟爱的,具有高洁品质的花卉,代表了她的信仰,是支撑她精神世界的支柱。诗人用文字歌颂荷花,吴晓玲则用自己的画笔展现荷花,抒发自己对荷花的理解。

与一些当代的油画作品不同,吴晓玲的画不是很抽象,也不是很具象,注重的是意境上的渲染与刻画。她的画并不单一地摆出一朵荷花或一片荷叶,而是将它们镶嵌于不同的情境中,营造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谈到吴晓玲作品中富有诗意的特点,就不得不从她对文学的深厚情愫说起。吴晓玲从小就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文字感悟力强,每当看到表达情感的诗句,总是感同身受,这些情绪被她放在了绘画的创作中。

吴晓玲表示,她是一个爱荷人,清楚荷花盛开时的惊艳魅力,也知晓花容散尽后,不抵光影花残时的悲凉,她通过物性反观人道的不美满,认为情致心腑对这景物的感受其实也是对人生的体验,深穿其境,物我如一。所以,每次吴晓玲创作时,都希望画笔能尽情显示残荷的语境。

唯美与自然的赞颂

吴晓玲擅长记录大自然中某一时刻的意象,而在画中展现意象的方法则是通过颜色的灵活运用。对吴晓玲来说,色彩代表了一个时刻、一种精神或是一时间产生的微妙情绪,是表达主题与情感的辅助工具。在吴晓玲的“残缺宝莲”系列作品中,蓝色、紫色、青色等冷色调色彩出现的几率较大,这些颜色多用于画面背景的表现,为意象的营造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对此,吴晓玲介绍,她试图将月光暗夜中的空灵、落蕊的残色展现在青紫的背景上,营造出一种清冷之感,当中甚至还夹杂着细微的死亡气息,从而衬托出荷花虽残落,却独自在逆境中挣扎的坚强。这一创作中的想法来源于吴晓玲在创作中追求的“忘我”境界,无心笔耕,苦在身上,悲在心里,让颜色深浅叠加,使视觉恍忽游入无相,也是吴晓玲这些年学习佛法的一些体验,无心有境,本心自然,让她在绘画的过程中尽量神圣。

吴晓玲还表示,在创作过程中,自己努力提炼对审美客体的直觉感悟,达到“以自然情怀构境、以颜色造型、尽量主张不露斧雕之痕”。在绘画技术上,吴晓玲讲究要守境物外,取舍自然,以古为师,但要有自我突显,不追风媚俗,守住本心如满月皎洁,就像她画中的那些颜色,紫色高贵,蓝色自由,多重青灰为间色,白色可示现光影,其他色彩表现气象与人情感受。可以说,吴晓玲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她的精神体验有着直接的关系,她作品中常表露出的思想是展现人生的残缺与不完美,还有言情中所经历的一种一无所有的无奈之感。

《残缺宝莲系列 NO.7》(局部)

《残缺宝莲系列 NO.6》

《残缺宝莲系列 NO.3》

《残缺宝莲系列 NO.8》

《残缺宝莲系列 NO.2》 

表现生命的力量

采访中,吴晓玲谈到自己的作品也许不能够充分地表现艺术语言,但至少耗尽心力创造再现的表现。绘画不单是主观的精神感受,还包含了生命中那些强有力的东西,希望通过意象去传达。意象油画鲜明地表达了意象和油画东西交融的特点,是国画透析自然意象的方式,在油画语言审美的结构里形成的世界普遍的文化身份,是一个很好的表达方式。

说道“残缺宝莲”系列,吴晓玲表示在这个系列创作之初,她更多的感触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目睹自然界中的生死,然后将这些感悟付诸于创作之中。近年来,她本人经历了不少人生中的坎坷,更加切实地体会到了人世间那些不可避免的生离死别,悲伤苦楚,这些给她打击很大,在最痛苦的时候,“残缺宝莲”系列成为了她的精神支柱,给她以生活的动力。“在我诸多的创作观念上,有一点是追求‘心与意对接而境生,境与灵性对接而情生’的审美品格。我想,我要领悟死亡时的感受,从而奋力表现生的力量。”

由于个人原因,吴晓玲目前暂停了她的“残缺宝莲”系列创作。她坦言,自己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与早前相比,内心有了很大的变化,希望待调整身心后,再去开启“残缺宝莲”的创作。吴晓玲在采访中自我评价道,“我不善言谈,喜欢独处,注重隐私,绘画是支撑我活着的生命力,能画就不说,但沉默也有沉默的声音”。在这里我们希望吴晓玲早日恢复创作,相信那时的“残缺宝莲”系列会以新的姿态,去展现生命的力量。

北京商报记者 隋永刚 张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