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苏长春)3月10日,在格上财富与招商证券联合主办的“2016年中国证券私募年度论坛暨金樟奖颁奖盛典”上,格上理财董事长安立欣在致辞中表达了对阳光私募行业发展的坚定看好,并提出四大力量是推动中国阳光私募行业发展的基础动力。
第一,中国经济的崛起使人民币资产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增加, 这一点从外资来华投资中可见端倪。商务部数据显示,2016年1至10月,美国、欧盟28国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79.8%和41.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成为了外资追逐的重点。芒格最新的讲话当中也提到,中国的果实结的比较低,未来持续看好中国。现在我们私募行业已经有一些机构在管理海外大型机构投资者的钱,这些钱非常稳定,都是长期的钱,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私募机构有机会管理海外机构投资者的钱。
第二,资本市场的参与主体将从散户时代到机构时代,资产管理机构将会大发展。目前这个趋势已经出来了,中证登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6月股市5000点的时候开始统计,1亿以上的股票账户数量持续增加,虽然指数跌了将近一半,但机构投资者跑步入场,而散户的证券账户数量这一年多以来是持续减少的。未来中国股市的投资者构成也会向美国股市的结构发展,趋向机构化、专业化,公募、私募都会大发展,未来老百姓逐渐会意识到把资金交给专业的基金经理,放弃自己炒股,高净值客户将享受主动管理、普通中产客户享受被动管理。
第三, 国内居民对证券类资产的配置仍然较低。当前,中国人大部分资产还是配置在房地产。这点和世界各个国家经济增长初期的特征类似。而一旦经济增长到了中后期,资本市场的配置比例会显著上升。根据海通证券的研究,我们看到美国家庭资产在股市的配置比例高达32%,台湾为18%,德国为10%,而中国家庭在股票市场的配置仅仅只有3%。未来随着经济增长到了中后期,人民财富水平的积累,以及优秀公司股权的溢价越来越大,证券类资产的配置性需求也会向欧美靠拢。
第四,私募行业不断吸引优秀人才的内生性力量推动。当前,阳光私募行业的总从业人数已经接近10万人,其中基金经理数量超过4000人,其中大概1/3的基金经理出自公募基金和券商,大量人才从传统金融机构投身到私募基金行业中。量化对冲在国内兴起之后,大量华尔街的华人精英也选择回国,投身到私募行业当中。总之,私募行业汇聚了一大批资产管理行业最顶尖的人才,这是这个行业飞速发展的内生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