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元号第十代传人杨福喜展示弓箭作品
后羿射日的传说让弓箭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中国六艺的“礼、乐、射、御、书、数”中将射箭作为重要一项。传统弓箭既是古代射礼的工具,也是武举考试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古诗中也有许多射箭情景,如《江城子·密州狩猎》中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将大丈夫的英雄气概刻画得淋漓尽致。
要提到京城非遗中的弓箭,不能不提到聚元号,在潘家园举办的多次全国非遗展交会中,聚元号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藏友们亮“箭”,尽展雄风。潘家园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民间工艺品集散地,聚集了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非遗工艺,秉承“在流通中保护、在保护中弘扬”的理念让非遗之花在中华文化殿堂绽放靓丽风姿。
源自乾隆时期的皇家御用弓箭
聚元号是清朝廷敕封的十七家御用弓箭铺之一,早在乾隆时期,聚元号就已经为皇家制作御用弓箭,历史源远流长。但随着社会发展变迁,晚晴时代火器引入中国,弓箭的重要地位一落千丈,民间制作使用日渐式微,曾经古代叱咤风云最具杀伤力的冷兵器制作弓箭铺只剩下了聚元号独一家。如今聚元号的第十代传人杨福喜是弓箭制作的高手,曾多次参加全国非遗展览活动,新近参加了京津冀传统工艺暨文化创意产品展览。
毛主席也曾品味“弯弓射大雕”
毛主席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沁园春·雪》,其中有一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生动体现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毛主席是一位集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哲学家为一身的多才领袖,他与聚元号弓箭也曾有一段小故事。
解放后,公私合营时,杨福喜的父亲杨文通曾为毛主席做过一套弓箭。“当年,毛主席和工作人员聊天,说看到历史小说上有很多关于弓箭的描述,想看看真正的弓箭。”于是,工作人员辗转寻找到当时杨文通所在的厂子。“刚开始并不知道是给毛主席做弓箭,只说是给一位领导做,让用点心做好点。厂长就找到我父亲,让他把手里的活先放一放,做一张好弓。后来我爸日夜加班,花了4个多月,用了当时家里珍藏的一对儿白牛角当料,做了一把弓和三支箭。当年毛主席拿到父亲做的弓,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相比曾经在故宫里看过的弓,毛主席称赞:“这把弓很好,没想到有这么漂亮。”
唤醒沉睡的弓箭技艺
由于历史缘故,聚元号经历了约40年的低谷期,几近失传。直到上世纪90年代,杨福喜才决定重拾弓箭技艺,让其再次焕发新生光彩。曾埋头苦做一屋子弓箭却是门庭冷落、乏人问津,但他一直坚持不懈、矢志不渝,聚元号一直保留着中华民族最传统的工艺制作方法,其加工流程与春秋后期齐国官书、中国年代最早手工业文献《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的完全一致,终于迎来转机,2006年聚元号弓箭被正式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沉睡数十年的聚元号终于苏醒,大放异彩,引来大众关注目光。
汪涵一展射箭神功
如今,聚元号影响力不断扩大,许多名人也喜爱体验和收藏这一传统文化用具。知名主持人汪涵便是其中之一,素来喜爱收藏的汪涵曾在工作之余到老铺聚元号定制了一套弓箭,品味成吉思汗弯弓射大雕之感受,还曾在自己的《有味》一书中分享这段故事。
在湖南卫视《偶像来了》节目中,有一场是女神团参加那达慕大会上最重要竞技活动之一的射箭环节中,主持人汪涵一展射箭“神功”,打头阵射中十米开外的红色靶心,一瞬间技惊四座,连草原上的牧民都不由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射以观德 匠心坚守
杨福喜说道,如今的现代弓箭多用于竞技比赛,喜欢追求环数,而中国传统的射箭运动是通过射箭看一个人的品德与品行,古语“射以观德”便是此意。中国传统射艺讲求的是“射之道”,指的是射箭人的操守与良知。不光是射箭,制作弓箭亦如此。传统弓箭的制作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工作,讲究“以眼为尺,以手为度”,制作者既干木匠的活,也干画师的活。该技艺对制作者的文化功底要求也很高,制作的工序十分繁琐,不仅靠脑子记,还要靠领悟。
除了制作弓箭,宣传和推广这一中国传统技艺文化,培养传承人是杨福喜更关注的重点,由于原材料减少与政策法律影响,聚元号目前仅有3名学徒,每年仅能制作40-60张弓,一张好弓制作耗时10-12个月,虽然近年价格一直上涨,但制作过程从不追求速度,慢工出细活,精益求精铸就传世之作。(丁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