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文化 > 中国艺术月刊

刘罡:意写泰山所见

出处: 作者:隋永刚 网编:张巍 2017-02-20

《望天门》

作为当代画坛“60后”的实力派艺术家,刘罡从艺严谨、艺术个性鲜明。早在任职济南画院副院长期间,他便以独具个性的山水面貌为画坛所熟知。在调任中国国家博物馆后的七年间,面对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馆藏艺术珍宝,刘罡广博精取、融汇贯通,以历史情怀提升作品底蕴,以自然气息净化作品意境,以个性创作贴近现实生活。在历史、自然与个性的追求中,他用爽朗的直笔写意刻画出对当代山水精神的艺术解读。

三年沉淀  在变化中发力

艺术创作离不开情感的释放,很多经典之作经常是在无意、纠结的瞬间产生的,这样的作品是不可复制的,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作品才会有本质的提升。

在刘罡眼中,不断突破自我是艺术家必须要经历的过程,这其中必定充满了曲折的心路历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刘罡就是处于这种状态之中,但他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没有去迎合社会及市场。用他自己的话说,“连自己都不满意的作品,画出来怎么能去打动别人”。

但在刚过去的一段时间,刘罡迎来创作高峰,他称之为变化、发力之年,先后创作了百余幅作品,而且没有一张是重复的。他说,“这是沉淀多年的一次创作爆发,把自己最好的状态融入到了画作中”。

其中一幅巨幅的《泰山》花费了刘罡近一年的时间。画作由八张八尺的画纸拼接而成,取材于故乡的泰山。因为画幅巨大,这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有几次甚至想要放弃,但刘罡最终坚持了下来,“画作创作期间,你要面对很多从来没有碰到过的问题,想表现效果与呈现出来的画面始终有一段距离,在这种矛盾、纠结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笔墨,为整体的画面服务,直到最终达到理想的效果”。刘罡表示,这样的艺术收获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

触类旁通  在融合中创作

进入国家博物馆工作后,刘罡常常处于一种繁琐的工作状态,从展览的策划举办到书籍的编辑出版,再到藏品的管理,占用了他很多的时间,但刘罡乐在其中。“无论是中国的传统书画,还是青铜、石刻,都蕴藏着古人的艺术智慧,对于当代艺术创作来说,可以吸收的东西太多了。这些顶尖的藏品不仅可以开阔视野,还可以相互借鉴,为创作服务。”

在国博这个“无处不历史、无处不艺术”的殿堂中,刘罡还时常主动找寻学习的机会,只要一有闲暇,便会步入展厅认真地观摩。

“国博举办了国内很多高水平的展览,我所关注的画家都在这里呈现他们的艺术,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艺术家分析,可以发现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加深对当代绘画的认识,更好地把握山水画创作的时代脉络。”刘罡表示。

对于国外艺术大师的大展,刘罡更是情有独钟。“大师的展览浓缩了各个民族文化的艺术精髓,呈现的是他们对艺术的深刻见解,画作中的每一笔、每一块云彩和细节都是用心营造出来的,这是艺术素养的体现,这种眼光视野和对艺术的理解决定了他们的艺术高度。”刘罡表示。

相比于市场中浮躁的环境,国家博物馆为刘罡带来了相对安静的创作氛围。有别于传统的教学、画院体系,博物馆多了一份历史的沉淀。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中进行山水画的研究,在东方与西方碰撞、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他在这里找寻着理想的创作状态。

拟古畅快  在执着中追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的一首《望岳》写出了泰山在历史长河中的巍峨气势,尽管被尊为五岳之首,但它却没像黄山那样成为艺术家钟爱的题材,其博大、雄浑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刘罡善于大胆落笔的直笔写意,爽朗中不乏温润的笔触,这种用笔方式与泰山古朴的气势浑然一体。

因为成长于一山一水一圣人的齐鲁大地,刘罡对于家乡的山水有着别样的情感,而泰山也成为其心中最为熟悉的对象和最为擅长的题材。在他所创作的泰山画作中,每一笔都交代得非常清楚,主峰的布局、画眼的设置、云水的渲染,通过自信肯定的线条穿插勾勒出来,赋予了其国之源脉的鲜活气息,他说,“泰山是中华民族的丰碑,是国人的精神家园。无论是云霞的变化,还是松涛云海,我都将它们看做人的神态来刻画,给予生命的情感,让整个画面充满人格化的庄严”。

在画作完成后,刘罡还在每一幅作品上题跋,记录心境,纠结、爽气、凝重、拟古、厚重、畅快……不同的情感代表着不同的内涵,他想以此记录自己在山水创作转型发展中的脉络过程。

如今,步入知天命之年的刘罡迎来自己最好的创作状态,他正试图以高度的见解、深度的创作再现传统山水的当代传承。在他看来,艺术是在不断否定、肯定自我的过程中前行,每次尝试都是全新的经历,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自我,让艺术道路充满生机。

北京商报记者 隋永刚

刘罡

1961年生,山东人。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一级美术师,藏品保管二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