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共同举办的《走进养心殿》展览于2016年9月27日在首都博物馆举办。此次展览复原了养心殿的主要建筑空间与陈设,并辅以相关处理政务、重大事件、书法绘画、寿诞婚庆、养心殿造办处等方面的介绍、展示,使观众在博物馆的空间里体验养心殿的格局与氛围,零距离感受帝王的家国情怀,了解清代帝王在养心殿的理政活动、生活起居和国家的兴衰历程。
展览展出了268件套珍贵文物展品,均来自故宫养心殿,它们几百年来第一次走出紫禁城,“摆驾”首都博物馆与观众见面。在首博展出的“养心殿”内观众不仅能近距离地观看帝王生活的起居细节,感受皇家氛围,亦能通过此展览了解发生在养心殿的故事。
据首都博物馆介绍,展览意在让观众身临其境,获取走进养心殿的感觉和体验,因此,在养心殿前殿的展览设计中,策展方对细节深度复原,包括壁纸色调在内的各种建筑内容都与原状统一,尊重殿内的原貌,利用博物馆的展示语言来重置和解读。此外,展览中还运用VR技术,给观众带来更加炫目的穿越般的观展体验。
自2013年以来,故宫博物院与首都博物馆已推出的展览有《故宫珍藏·慈禧的瓷器》、《长宜茀禄:乾隆花园的秘密》、《盛世风华——大清康熙御窑瓷》等。2016年恰逢首都博物馆建馆35周年,在伟大祖国生日之际,两家博物馆再度联手,合作推出展览《走进养心殿》,作为回馈观众的礼物。
养心殿里面长什么样,摆着哪些东西?乾隆皇帝喜爱的三希堂之名因何而来?明窗开笔、垂帘听政都发生在什么地方?皇家造办到底严苛到什么程度?带着这些疑问本期报道带您从故宫“摆驾”至首博的“养心殿”中一探究竟。
镀金嵌料石盆景 三希堂场景复原 东暖阁场景复原 仙楼佛堂中的佛教塑像 玉石雕刻摆件 铜镀金水法转钟 掐丝珐琅花卉盒
东暖阁 历史河流的一瞬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次年病故于避暑山庄,6岁的载淳继位,是为同治帝。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发动“辛酉政变”,除掉了辅政八大臣。咸丰十一年十一月一日,慈安、慈禧两宫太后正式于养心殿东暖阁垂帘听政,开始了晚清太后垂帘听政、亲王辅政的时代。
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亲政不足一年的同治帝去世,慈禧太后指定醇亲王奕譞之子、年仅3岁的载湉入继皇位,是即光绪帝。慈禧太后以新君年幼为由再度垂帘听政,对此,东暖阁可谓历史的“鉴证者”。
三希堂 帝王的闲情雅趣
三希堂曾是乾隆皇帝的书房,由乾隆帝御笔题匾。名中“希”字出自宋儒周敦颐提出的士人修身当“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又因堂中收藏了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贴》、王珣《伯远帖》三件稀世之宝,故名“三希堂”。
清朝的最高统治者,都重视对汉文化的学习。乾隆帝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除创作大量诗文,还广罗历代及当代名家书画,品鉴、临摹。乾隆帝在三希堂内及与三希堂有关的大量文化活动,既有裨益于治道,亦陶怡情性,是其“稽古右文”的文化政策与儒雅之风的集中体现。
造办处 清代工艺品的代表
由造办处所设计与制作的各类工艺品是养心殿中不可或缺的装饰元素,除中国本土创作掐丝珐琅、玉石雕刻等各类工艺品外,颇具西方艺术特色的西洋钟表也丰富了养心殿的内部空间,造办处制器的类型、工艺、材质等体现了皇家的礼仪、审美等需求,也代表了当时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最高成就。
清宫造办处创始于康熙初年,是执掌宫内器用制造的机构,初设于养心殿,后移至慈宁宫茶饭房,故惯称为养心殿造办处。造办处荟萃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逐渐扩设匠作达61种,有“造办处六十一行”之称。
仙楼佛堂初为长春书屋,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改建为乾隆帝专用的、修行密法的仙楼佛堂。佛堂以紫檀木七层无量寿宝塔为中心,呈曼陀罗格局,宝塔从一层通到二层,楼上绕塔南、西、东三面壁上供奉以五方佛为中心的组合唐卡。
佛堂供桌上供奉佛像、佛龛、供器等,是清代皇室宗教信仰的记录,同时也展现出清代佛教文化在皇室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乾隆帝笃信藏传佛教,数十年倾心研究佛学,平日更是以写经自修。
北京商报记者 隋永刚 张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