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京城餐饮业带来历史性机遇。北京清真餐饮食品行业该如何抓住这一机遇?1月5日-6日,百余位来自京城清真餐饮食品行业的一线企业家集聚一堂,参加由北京市民委主办、北京烹饪协会承办的“2016年度北京清真餐饮食品业品质提升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与会企业家达成共识,北京清真餐饮食品行业要聚焦提升品质,走规范化、便利化、品牌化、连锁化和特色化发展道路。
培训中,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冯恩援,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北京烹饪协会副会长、和合谷集团董事长赵申,北京联合大学讲师桑健等四名专家进行了专题讲座。
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二处处长杨琳进行了开班动员,并就当前民族工作形势和民族政策进行了第一堂培训。杨琳表示,2017年要以“十三五规划”为中心,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聚焦首都城市功能定位;“一带一路”政策机遇与挑战并存,北京清真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在提升服务品质上下工夫,通过提升品质,全力推进向规范化、连锁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的步伐。
冯恩援就“全国清真餐饮食品业消费特点和发展”向参会人员进行了解析,同时运用官方数据,对餐饮业的发展形势和北京餐饮行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剖析,并从供给侧加快深化改革的角度,就坚持创新驱动、加强品牌建设提出了要求。冯恩援指出,未来餐饮企业发展一定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以坚持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扩大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加强质量管理和质量标准。冯恩援强调要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意识,增强产品竞争力。
桑健解读了“北京市餐饮业经营新规”。赵申就“新形势下餐饮业规范化、连锁化发展实践”做了主题讲座。华沛集团、绿祥公司、卓宸公司、山东海之润集团和三江宏利5家企业负责人,分别就建设清真产业与互联网+、确保清真品质、食品安全等主题进行了交流。
1月6日上午,北京烹饪协会清真专业委员会主任夏爱东就北京烹饪协会清真专业委员会2016年度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2017年度北京清真餐饮食品业品质提升工作实施方案进行了部署。
紫光园董事长艾兴有、西部马华销售经理计雪蛟分别以“正餐企业连锁化经营管理之道”、“打造快餐品牌、提升管理品质”为主题进行了实战讲演。他们从情感、评价、沟通的角度出发,与大家分享企业成功的秘诀。聚德华天控股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刘建,做了“落实民族政策、推动老字号科学发展”主题发言。
北京烹饪协会会长云程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此次培训安排内容丰富,既是品质提升培训也是向大家传递信息和交流的平台。希望各清真企业切合实际研究促进本企业的提升和发展,适应目前北京发展要求和提升清真食品品质的要求。云程表示,2017年北京烹饪协会将继续深入开展好“中华烹饪技艺传承文化工程”的各项工作;建立教育培训机构;搭建信息平台、技艺交流平台、法律咨询服务平台;加强秘书处队伍建设;团结广大会员企业,为北京清真餐饮食品业品质提升做出积极的贡献。
杨琳向与会清真餐饮食品企业提出要求,从高处谋划,立足北京,面向全国,放眼全世界;从严要求,坚持文化坚守,精益求精;往实处着力,扎根北京、扎根社区,做好自己的品质,把品牌做强、做大,为提升北京清真食品业品质,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做出新的贡献。
北京商报记者 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