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社会”的普世价值,不仅仅在于它在未来将超越城市与乡村的界限,为所有中国人共同分享,还在于它将属于全世界。而思考的基点,也不仅限于中国的现实问题与传统精神资源的创造性重生,而是还会在全球化语境下落实到对山水的意境与城市化的反思、可持续发展与全世界未来的探讨上去。
12月18日,由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及北京山水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山水社会——测绘未来”主题展览在北京山水美术馆开幕。
展览以影像、摄影、水墨、装置、文献等不同的媒介呈现,由桃源历史之境、蜕变现实之境及山水社会未来之境三个板块构成。第一部分以“桃源历史之境”为主题,选取何海霞、谢时臣的传统山水作品(高仿复制版),道法自然,境界优美,虚实对比,自在生活,无不令人心驰神往。这是人与自然、社会统一的精神写照。第二部分呈现出“蜕变现实之境”,王南溟的“拓印干旱”,以一种新闻记录的直白表述记录干旱的河床,这是中国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的前奏。同样,王久良用摄影的方式记录了垃圾包围的城市,乍一看是一幅幅风景摄影,然而近看你会发现山是垃圾堆成的山,水是浸泡污物的水,牛群脚下不是绿草而是铺满地的垃圾。在不断拆迁和重建中,杨泳梁以快门捕获涵盖香港、台湾、重庆和上海等地方的建筑元素,用电脑重组、勾勒出高度工业化的人造山水绝境。这些现实情境的代价正是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用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错觉与自信,与自然、社会的抗衡失措。第三部分关注“山水社会未来之境”,通过戴志康、陈伯冲、马岩松以对话、草图、建筑模型等多种形式,来畅谈对未来山水城市的设想。同时也将邀请世界各地的小朋友畅想关于未知时空、未知世界的山水社会。
此次展览从谢时臣、何海霞描绘的山水古时之境,发展到杨泳梁、王南溟和袁顺等提出的问题之境,马岩松、陈伯冲又以建筑的方式提出带有山水文人情怀的解决之道,展览在一个连贯的时间脉络中呈现宁静致远的古时之境、失去思想引力的繁杂欲望之境、建筑师寻找诗意美学的未来之境;站在一个复杂的信号节点上,以艺术测绘未来。
展览开幕当天,《山水社会:一般理论及相关话题》同期举办,常培杰、戴志康、邓小南、范迪安等专家学者就“山水社会”这一议题展开讨论。
北京商报记者 隋永刚 张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