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崔启斌 程维妙)随着美联储11月议息会议纪要的公布,释放更为确定的加息信号后,11月24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9085,下调181个基点,为2008年6月以来首次跌破6.9关口。在岸人民币也大幅收跌,报6.9189;离岸人民币日内更是一度击穿6.96。
据北京时间24日凌晨美联储公布的11月议息会议纪要显示,虽然美联储决定在11月不加息,但绝大多数官员认为,加息概率进一步上升。如果未来数据能显示经济进一步好转,那么“相对快地加息是可能的”。一些官员具体指出,在12月13-14日的议息会议上加息是个合适的时点。还有部分与会者称,应当在12月份加息,以保留美联储信誉。
对此表态,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美联储倾向于在12月会议上加息,强化了市场和分析师们对于加息时点的预期。联邦基金利率市场数据显示,美联储12月份加息概率已经升至100%。而在23日,投资者在欧洲美元期货市场上对美国短期利率上升的押注上周就已经触及历史最高水平,达到2.1万亿美元,打破了2014年创下的前纪录高位。
美联储11月议息会议纪要助推美元进一步走强。24日下午,美元指数最高冲破102关口,刷新2003年3月以来高位。与此同时,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多国货币继续走贬。离岸人民币在24日早盘一度失守6.96,随后呈探底反弹。截至记者发稿,离岸人民币报6.9459。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贬值了6.11%,人民币即期汇率以及离岸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幅度则超过了6.2%。在上一轮升值周期中,人民币对美元上涨约36%,如今已经被吃掉1/3。
不过,业内人士依旧力挺人民币。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总结这一轮美元的上涨时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为恢复增长推出了量化宽松,2014年12月退出,在此期间,因为货币供应量大,美元经历了一轮贬值。去年12月,美元启动近年来首次加息,现在美联储面临着第二次加息的选择。这可以看作一个转折点,美联储加息,意味着美国的货币方向开始收紧,但欧洲、日本等主要经济体仍然实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所以出现美元走强,指数从此前的80点左右向100点回归。
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长姚余栋表示,虽然目前美元指数突破100,但美元指数是“脆弱的强势”,还面临日元和英镑的反向作用力。“估计美元指数在明年初就会降下来。”姚余栋指出,不要去赌人民币会持续贬值,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也表示,近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是短期的,主要是受到美元加息预期的影响。人民币汇率不存在大幅下跌的基础,且伴随人民币加入SDR,相信在未来5至10年海外对人民币会形成6到8万亿的需求,从而拉动人民币升值。此外,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也反复强调,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已经非常市场化,有涨有跌十分正常,不要拘泥于特定的水平。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