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信贷出现拐点。央行10月9月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2万亿元,远超预期和前值,创历史同期单月纪录。不过,在分析人士看来,鉴于房地产市场调控以及外汇占款持续下降等因素,这样的增长不可持续, 9月数据是最后的宽松。
9月新增信贷创纪录
央行数据显示,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2万亿元,预期1万亿元,前值9487亿元。9月社会融资规模1.72万亿元,预期1.39万亿元,前值由1.47万亿元修正为1.4697万亿元。
值的注意的是,9月新增信贷规模创下了有统计数据以来同期单月最高纪录。不过,9月新增信贷较上月增长属正常情况,从以往数据来看,过去3年的9月信贷平均比8月多增1564亿元。
对于9月金融数据全面回升,除去季节因素,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金融数据继续回升,特别是企业信贷超市场预期,验证中国经济L型拐点已过。9月社融数据为年内第三高,新增贷款为年内第四高,企业中长期贷款为年内第四高,均表明企业融资情况并未恶化,企业信心仍在恢复。
华融证券市场部研究部总经理马兹晖称,9月社融和信贷数据远超预期,新增贷款达到1.22万亿元,可能源于PPP项目落地带动新增贷款增加,同时居民中长期贷款达到5600多亿元,规模较高。从前三季度来看,信贷投放总规模已经达到10万亿元,有助于稳增长目标的实现。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16万亿元,同比多增2558亿元。此外,同样走高的还包括信托贷款等在内的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显示,今年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72万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2604亿元和3638亿元。今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3.4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1.46万亿元。
事实上,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走高主要受新增信贷增长的影响。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72万亿元,比过去五年9月平均增量高出5298.8亿元,从结构看,主要受新增人民币贷款快速增加影响。9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7.8%,同比高0.6个百分点。企业债券和境内股票融资保持平稳,直接融资比重有所提高。
对于央行下一步货币政策,温彬预计,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基调,受CPI增速回升和人民币贬值压力影响,预计年内不会出台降息措施。同时,尽管央行通过以“逆回购+MLF”为主的公开市场操作保持流动性平稳。温彬指出,央行货币政策还将受到外汇占款的影响。
而外汇占款已连续第11个月下滑,数据显示,央行9月末外汇占款环比下降3375亿元,创2016年1月以来最大降幅。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就此表示,9月份外汇占款下降,一方面是由于国庆长假出境游需求旺盛,导致9月购汇需求阶段性增加,央行向市场提供了一定的外汇流动性支持;另一方面也与央行为支持“走出去”战略,向一些金融机构提供相关外汇资金安排有关。
“随着外汇占款收缩力度不断加大,我认为年内仍有一次降准可能。”温斌进一步表示。
房贷占比出现下降
从新增贷款的结构来看,9月贷款结构优化,具体表现为,房贷占比下降,企业信贷增长超预期,企业部门新增中长期贷款4466亿元,为二季度以来新高。
阮健弘表示,9月个人住房贷款新增4759亿元,同比多增2055亿元,占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的39%。
不过,上述数据主要考虑了以个人按揭贷款为主的中长期贷款占比。如果分住户部门来看,9月新增为6370亿元,占比约五成。
事实上,今年第三季度的前两个月,房贷都是新增贷款的主力。8月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755亿元,其中以个人按揭贷款为主的中长期贷款占比近八成。而7月新增信贷为4636亿元,住户部门贷款为4575亿元,占比接近100%。
温彬表示,从9月数据来看,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信贷结构趋于优化。企业部门新增中长期贷款创二季度新高,一方面反映随着实体经济企稳,企业投资和信贷需求上升,另一方面也反映银行信贷策略从“重零售、轻公司”向均衡投放转变。同时,房地产市场活跃令按揭贷款持续扩张。在各地陆续出台房地产调控紧缩政策的背景下,预计四季度按揭贷款增量会逐月回落。
此外,今年前三季度月均新增按揭贷款超过4600亿元,是上年同期的1.88倍,累计新增按揭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40%以上,比上年末提高了15个百分点。温斌表示,从国际经验看,尽管我国房贷余额占GDP的比重在合理范围内,但短期内居民快速加杠杆,特别是如果投资和投机需求过度容易引发金融风险,也会对其他实体经济部门的信贷需求产生挤出效应。监管部门及时进行风险提示,有助于银行信贷结构优化和平稳运行。随着各地房地产调控带来的紧缩效应显现,投资和投机需求会快速回落,预计房贷增量会逐月回落,刚需购房的贷款需求继续优先得到保障。
对于之后的信贷结构,邓海清预计,居民贷款大概率下降,但企业贷款或维持高位。他解释,由于10月初房地产调控,未来居民贷款下降是大概率事件,因此高居民信贷的可持续性不强。贷款方面应重点关注企业贷款,特别是企业中长期贷款,9月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约4500亿,为近6个月最高值,已表明企业对经济的长期信心正在增强。
新增信贷有望出现拐点
此前,房贷支撑起了信贷增长,而随着监管层调控楼市,收紧房贷,将对之后的新增信贷产生直接影响。而在不少分析人士看来,10月新增信贷将迎来拐点。
马兹晖预计,信贷高增长水平在10月不可持续,根据信贷3:3:2:2的投放节奏,预计四季度新增贷款在2万亿元左右,低于三季度的水平。
事实上,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过去两个月异于寻常的增长引起监管层的重视。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表示,随着全球经济复苏逐步正常化,中国会对信贷增长有所控制。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也曾公开表态,在金融支持保证居民住房的背景下,房地产投机造成新的杠杆问题,使得房地产过热形成泡沫,金融政策要审慎地支持房地产的发展,这一政策没有改变。
为了防止房价下跌对金融系统稳定产生的影响,部分城市已经完成或着手进行压力测试。某一线城市相关人士称,在该城市银行业能够承受的底线是下降40%。
在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看来,9月数据将成为一个分水岭,10月信贷有可能大幅度收缩,9月的数据是最后的宽松。他指出,政策方面,目前一线城市虽然限购,但三四线还是希望去库存,未来能从货币政策放松到财政政策继续放松,对基建、PPP还是可能会比较宽松。今年投资一块是房地产,一块是基建贷款大幅上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也表示,由于目前出台了限购、限贷政策,货币政策维持稳健中性,这些因素在短期内将使限购城市的商品房销售面积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个人住房贷款的爆发性增长或将出现拐点。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刘双霞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