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国内MOOC发展迅速,各类平台不断涌现。然而目前国内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发展仍以高校为主,公益性占据主导地位。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要求加强高等教育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尽管政策已为MOOC开辟康庄大道,但盈利于MOOC仍是一条漫漫长路。
互联网巨头、教育机构看上MOOC
2月19日,教育部发布今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通知要求加强高等教育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继续建设800门左右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建立健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主体和课程平台的自我管理机制,落实课程建设、应用、引进和对外推广的工作规范。
就目前来看,国内MOOC的发展仍以高校为主导。2013年,清华大学正式加入edX,随后于10月发布学堂在线,成为内地首个由高校主导的MOOC平台。2014年,学堂在线获得由红点投资和高融资本共同投资的1500万美元A轮融资。2015年,学堂在线再获1760万美元A+轮融资,清华控股旗下企业启迪控股成为第二大股东。
紧随清华之后,2014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推出MOOC平台好大学在线,并与百度展开合作。2015年初,北京大学与阿里巴巴共同推出MOOC平台华文慕课,并于4月正式上线。此外,如过来人、网易等企业也推出了MOOC平台,联手各高校抢占市场。其中过来人于去年7月被中国高科以4500万元控股。
而在高校之外,教育培训机构也看上了MOOC蛋糕。2015年4月,三大MOOC课程提供商之一Coursera宣布与新东方合作,将提供共计989门来自世界各地117所大学25个学科领域的全部课程,投放至新东方的高校MOOC平台。
2016年,MOOC被进一步提上了信息化工作日程。然而在政府大力提倡的同时,MOOC的盈利问题却也不得不正视。不得不承认的是,目前国内MOOC的公益性似乎成为了盈利迈不过去的一道坎。
国内MOOC尝试认证收费
有业内人士表示,作为发展的主体,高校对于MOOC的盈利问题往往并不在意。“一方面是高校不缺钱,并不会依靠MOOC赚钱,另一方面高校的MOOC项目背后有政府力量支持。”作为促进高校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的手段,众MOOC平台推出时也往往打出了免费旗号。
高校可以打情怀牌,但对企业而言显然此路不通。作为探索盈利模式的先驱,Coursera的做法目前正被国内各MOOC平台效仿。
Coursera通过一项名为Signature Track即收费认证的方法实现盈利。在结业后,平台通过各项资料对学习者进行认证,证明该学生已完成相应课程,成为求职的加分项。学生可以选择免费学习课程,也可以选择收费的Signature Track服务。同时,Coursera还试图通过向企业提供学员的收费信息助其招聘。
目前,Coursera已开始尝试进一步推广收费更为昂贵的专项课程。专项课程包含多门课程和项目和结业项目,相较于普通课程,专项课程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并且证书含金量也更高。
Coursera的做法也为国内各MOOC平台指明了方向。顶你学堂、学堂在线均推出了自己的收费证书服务和专项课程。去年11月,顶你学堂推出了国内首个MOOC学历课程护理学,学员学成并通过考核后可获得国家认可的专业学历证书。此外,顶你学堂还为该课程学员配备了辅导员服务。而学堂在线则推出了学位课,其中部分课程需要收费认证。
证书含金量才是盈利根本
尽管MOOC盈利模式已初见端倪,然而一切的前提均建立在社会对证书的认可度上。若平台不能保证证书的有效性,那么最终仍将沦为一纸空谈。
有相关从业者认为,MOOC证书需要建立一个标准的评价体系才能保证其含金量。“同一门学科,不同老师开的课可能就会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可能有人认为平时作业和考试应按不同比例加起来评分,有人认为能不能拿证书只要看最后考试能不能通过就行。”该人士表示,“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你要如何保证考试时学生不作弊,考试环节是诚信的?这些问题不解决,证书的作用可能就还是有限的,既然是有限的,那么为什么还要花钱去认证呢?”
然而体系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互联网教育研究院院长吕森林表示:“MOOC商业化将是一个很慢的过程,因为目前主要是国家在推动,缺乏企业方面的驱动力。未来MOOC的盈利可能有两种,一种为B2B,还有一种为B2B2C。”
北京商报记者 刘亚力 郑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