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 《幽香》 《荷韵》 《硕果累累》 刘延风
刘延风气质优雅潇洒、性格平和淡然,是一位悟性高、善思索、耐得住寂寞的画家。他以花鸟画鸣世,且擅长书法,其作品设色简练,布局严谨,注重情趣的表达。更为可贵的是,他对人生和社会深切的感悟融入到艺术之中,传达出他对平凡生命的尊重与赞美。
作为一位有着传统文人气息的艺术家,刘延风喜欢那种悠然自得的闲云野鹤般、陶渊明田园式的生活,特别是在喧嚣的当下,这种愿望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因此他常常对这种生活的向往融入到绘画中。
天地有大美,美在自然中。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只要用心观察,体味它的真性情,就会发现自然之美。在刘延风的作品中,雪、竹、兰、荷这些自然中平凡的景物构成了他画作的主要内容,它们洋溢着大自然的宁静,颤动着自然的节律,给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力量,启人以高志,发人以洁气。他笔下的花,姿态万千,生动传神;他笔下的竹,雍容大度,清澈无尘;他笔下的山,峻逸雄奇。 这源于刘延风对自己严格的要求,“古人讲画画要废纸三千,此言不虚。创作来自不断的研习,来自细心的观察,来自有感而发”。
齐白石有云:“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刘延风视为创作的箴言。艺术家需要不断寻求艺术创新。“自我风格的塑造是很难的事情,需要经过漫长的探索。艺术创作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好,将对生活的感悟融入到创作之中,读懂生活,自然也就读懂了艺术。”面对书画界创作程式化的现象,他表示,“这是因为很多艺术家没有独立思考,全是在临摹别人,作品中渗透出的全是别人的影子,因此就缺少个人面貌”。
刘延风传神的创作打动了无数喜欢他作品的朋友,他却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艺术创作所取得的高度,是由别人来评说,艺术家能够做的就是保持正确的态度,在艺术上不断探索,完善自我绘画语言”。
一直以来,刘延风在艺术的道路上都是默默前行。“艺术家应沉寂下来,去研究学问、去思考、去努力,在艺术创作中体验大自然带来的乐趣,思考对艺术的见解。”在他看来,做艺术要时刻保持自己的艺术标准。“无论写字还是画画,打动观者,吸引他们的眼光,这是多年来我所一直追求的。”
“绘画是对自己的一种修行。”刘延风表示,无论生活还是艺术,都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遍观古今的大家,发现他们一生都在自我修为,这是一种人生的姿态,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学者钱钟书曾说过:“学问这东西,是两三个素心人在荒江野村的老屋中治得的。”在刘延风看来,人之一生,为人、为学、为画,但求平淡闲适,在俗务缠身的红尘,能以澄澈虚静之心,观色、悟道,这便是治孤的姿态。“陆羽所言居闲趣寂,便是那胸中的性灵供养在笔墨间,静定神游地诉说着幽幽情怀。”刘延风说。
在刘延风眼中,自我修为的人生能够自然地勾连起他与艺术的关联,“默默地爱护,尊重它、创造它,只有在艺术创作中,才能抛开乱世的嘈杂,体会到寂静之中的快乐”。
“吾常年寓居书斋,青灯苦读,与古人晤,与圣贤晤,淡如水的耕墨生涯,闲暇也临池不辍。只为得一笔墨、一意境而已。”这是刘延风的艺术独白,是他尽览大千万象后的感悟,更是他静心于笔墨之后的一种释然的人生态度。北京商报记者 隋永刚
生于北京,号香草词人。现为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会会员、齐白石艺术研究院理事、东方白马国画院理事。
199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2005年进修于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花鸟工作室”。早年在沈学仁师的丹青墨迹中获益并铺垫下绘画功底。后师从詹庚西、张立辰、邓林、姜宝林、郭怡宗等名师。
作品先后被中国军事科学院、英国大使馆、厦门美术馆等机构收藏以及中外友人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