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专车纳入监管几无悬念

出处: 作者:肖玮 黄维臻 网编:郭丹丹 2015-11-09

出租车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一经抛出,旋即引起社会热议,今日,历时一个月的意见征集截止,包括出租车新政以及专车监管模式等改革方向将逐渐明晰。昨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交通运输部于日前组织了21位专家,就网约车(亦称“专车”)纳入监管等社会热议问题展开讨论。颇为耐人寻味的是,此次研讨会离意见征集截止日期仅有两天。“随着意见征集截止之日的临近,各方口风已逐步收紧,再加上此次交通运输部召开的研讨会,专车纳入监管之事几无回旋余地。”参加研讨会的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副主任朱巍说道。

口风收紧

出租车改革的方案意见征求将于今日截止,自新政发布以来,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已有大大小小十余场研讨会,研讨会热议的主题基本围绕4个问题进行——专车与传统出租车在本质上是否相同?政府推出的专车管理办法是否符合上位法规定?专车和驾驶员是否需要发放牌照?是否应让地方先行试点?

日前,针对上述问题,交通运输部再次召开座谈会,邀请专家21位,包括交通、规划、金融、法律、知识产权等各领域,就“专车”的新业态、发展现状、营运资质规范以及地方试点和中央立法的关系等方面展开交流讨论,咨询各方意见。

业内普遍认为,专家们都认为专车与传统出租车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觉得政府有必要及时对这种新业态实施监管,而且均认为专车从事的是出租车运营服务,车辆和驾驶员必须具有相应资质。

“研讨会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后期征集意见稿的修改,”朱巍指出,“由于此次研讨会在意见征集结束前两天召开,而且是针对此前社会热议的各项事宜,可以说是交通运输部对社会各界的一个回应,而且从此次参与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以及其他情况看来,各方的口风已经逐步收紧。”

大势已定

从种种迹象来看,专车纳入监管似乎已成行业大趋势。“在此次会议上,尽管各方意见不完全相同,甚至可以说争议依然存在,但是从交通运输部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专车纳入监管已是势在必行。”朱巍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研讨会上也暴露出新的问题,比如说出租车改革问题,以及出租车改革和专车改革如何协调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讨论也未出结果。“另一大外界争论的热点,专车平台地方备案一事也没有提及。”朱巍说。他指出,专车新政中曾指出过,平台经营需要在涉县的地方备案,县一级的单位大概有2000多个,意味着专车平台公司如在全国开展业务将面临壁垒,而此次已经不在讨论范围内,专车地方备案的规定可能不会执行。

“但在意见收集前夕,交通运输部再开座谈会,足以表明交通运输部将专车等新业态纳入监管的决心”,朱巍说,“可以预见,未来发布的正式文件中,关于专车监管方面的规定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生死边缘

多个专车企业表达的诉求似乎并未起作用。滴滴出行此前公开提出意见表示,如果要求网约专车车辆变更为营运性质、兼职司机需考出租车从业资格证,可能使大部分兼职司机和车辆退出,让百姓重新面临打车难的问题,而易到用车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杨芸表示,要求私家车辆改为营运车对易到用车平台有一定的影响。“从更长远的分享经济的角度来看,放开限制能够更容易实现汽车资源共享” ,杨芸建议,“应该把车辆变更的限制打破,因为共享经济的优势在于更优化的配置和更灵活的就业。”

而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主任程世东在研讨会上提出,判断是否营运是对运输服务行为评价的,而不是评价提供服务的主体,驾驶员不管是专职还是兼职,提供的运输服务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那就应该是营运性质的,因此作为服务相关的要素——车辆、驾驶员等就应该纳入行业管理。

研讨会指出,中央可以提出政策制度框架,同时发挥地方积极性,进行主动改革探索和实践。中央立法基调已定,地方试点能否为专车打开一条生路呢?朱巍认为,在中央比较详细的规定下,地方能进行的探索和实践有限,在此情况下,专车行业可能真的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北京商报记者 肖玮 黄维臻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