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雀》
《庭院秋色》
《家园》
《水禽图》
在艺术圈里,贺伯英显得异常低调,虽然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他已在画坛声名鹊起,但在随后的日子里,贺伯英保持着一个艺术家相对纯粹的状态,不仅没有炒作自己,而且几乎在画坛很少露面,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向了艺术写生和创作之中。30余年的辛勤付出,贺伯英创作了大量的绘画精品,不同题材的画作记录了他的心路历程,同时为我们清晰、完整地勾勒出一位辛勤耕作的艺术家印象。
画出有源
受老师影响钟爱写生
作为从学院走出来的艺术家,贺伯英有着深厚的学院修养,艺术视野开阔、功底扎实,特别是在跟随李苦禅、田世光、俞致贞等先生学习期间,老师们贴近生活的创作对他影响很大。“那时候老先生画画跟现在不太一样,特别注重生活,主张移师造化,经过多少年的积淀,再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贺伯英说,现在的年轻人不怎么写生,一味讲创新,急于形成自己的风格,但根基很浅,作品往往经不住推敲。
受老师的教诲,贺伯英在工作后进行了大量的写生实践。在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期间,他负责搜集整理绘画的素材,画了大量的花卉、花鸟白描,一摞摞的写生稿记录着他多年的坚持努力。“北京各大公园几乎都去过了,一坐就是一整天,从花卉写生到鸟类写生,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局部,都需要认真的观察,务必要画出各自的神态来。”贺伯英表示。
在贺伯英的印象中,那段写生的经历至今仍然难忘。曾经为了出本鸟类动态写生,贺伯英每天中午带着两个面包,在动物园待了三个月,因为去的太勤,动物园的工作人员都与贺伯英熟悉了,后来公园连门票都不要了,那段日子虽然艰苦,却让他体会到了绘画的快乐。“一年的工夫,一本花鸟的白描写生就出来了,从画第一只鸟,到一本书的出版,找到了很多画花鸟的规律,加深了自己后来对花鸟画创作的理解。”贺伯英说。
初出茅庐
重彩处女作享誉京城
贺伯英成名甚早,上世纪80年代初,他走入社会的第一张画《红叶鹦鹉》,便入选了第一届中国工笔重彩绘画展览。那时候贺伯英初出茅庐,还不被人所知,但令他没想到,这张画不仅入选了,还放在了展览的中心位置上,随后人民美术出版社也发表了这张作品,当时通知他去领稿费,工作人员见到贺伯英,都直言没想到是这么年轻的艺术家。“原来参展不像现在还要通过关系,那时候就是用作品说话。”贺伯英直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贺伯英在京城也逐渐为人所知。最令他感到自豪的是,那幅作品受邀请入编了与任伯年、李可染、吴作人、齐白石等13位一线画家的作品集,被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带给了国外的观众。
“绘画创作要保持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统的观念,画面要安静大气,保持这种审美的追求去真实地表现生活,通过一丝不苟的创作,无论年纪多大,作品都会具有打动人的魅力。”贺伯英表示。可见,艺术是不分年龄的,只要是适合时代审美,有生命力的作品都会赢得大众的喜爱。
雅俗共赏
艺术要传达美好寓意
出身于普通的老百姓阶层,贺伯英经常以自身的体验去思考,在创作时与大众联系起来,对于他们的喜好,他熟稔于胸。在贺伯英看来,忠实于生活,表现事物向上的情调,经过社会提炼的作品最有生命力。“艺术创作来源于对生活中真善美的发现与追求。让观众在雅俗共赏中感受到美好的寓意,提高人们的审美,这是一个艺术工作者的责任。”他说。
贺伯英一直反对光怪陆离的艺术行为。他说,艺术家要明确艺术创作的目的是什么,“美术首先体现出美好的东西,不能把丑当做美,不要盲目崇拜跟风,艺术不是个人宣泄的工具,作品要有自己的情绪,但不能占为主流”。
“从绘画产生伊始,画家便无计其数,每个画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流芳千古,但大部分艺术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历史所遗忘,只有少数的艺术家能在中国绘画史上流传下来,但这样的历史地位不是炒作出来的,是在不同时代大众的品评中产生的。”贺伯英直言,对于当代的宣传炒作很不适应。
如今,作为十里河画院的专业画家,贺伯英已经在此待了16年,在他的眼中,这是一处闹中有静的世外桃源,因此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情感。对于未来,贺伯英直言并没有过高的追求,“有一个可以安心画画的环境,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保持平和的心态,将来肯定有一定的收获”。
北京商报记者 隋永刚
贺伯英
生于北京。1968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后就职于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1978年就读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国花鸟画进修班,师从李苦禅、田世光、俞致贞、孙其峰等先生。现为十里河画院画家、高级工艺美术师。
■ 作品收藏及发表
《天鹅荷花》 中国美术馆收藏
《山花烂漫》 人民大会堂收藏
《双鹤》 全国人大常委会收藏
■ 著作
《鸟类动态写生》
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