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文化 > 首都文化消费

郭永琰:淡墨写作无声诗

出处:中国书画周刊 作者:隋永刚 网编: 2015-06-19


《双鹰图》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松鸟图》


《李白诗》

自唐代王维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论点以来,中国传统书画便确立了诗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宋代张舜民在《跋百之诗画》中更有“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之说,书诗大家黄庭坚也有“李候有句不肯吐,淡墨写作无声诗”之句,不过那时也仅只就画的境界而言。自唐代起就有人写题画诗,诗圣杜甫就有一首题名《画鹰》的题画诗,只是这些题画诗并非画家亲题于画上,而是作为一种诗的别裁。

中国传统书画发展到明清以后,便逐渐出现由画家亲题于画上的题画诗。如广为人知的清代郑板桥在《竹石》画中的题画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这首诗是对画面景物的描摩,也是对人生体验后的感悟,画中的翠竹被人格化了。如果说这首诗还只是作者个人风骨自喻的话,那么,明代唐寅(字伯虎)在一幅纯粹的仕女画《秋风纨扇图》上的题诗,则是直白的讽喻之作:“秋风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由此可见,题画诗既可使诗与画相得益彰,更重要的是诗情与画意有了更高的升华。

对于一个画家来说,能够提笔挥毫在画上题诗,既要画画得好,还要诗写得妙,更要有精湛的书法功底,三者皆能上乘,便会被推崇为“诗书画三绝”。这就要求画家有很全面的学养。但自民国以来,特别是“五四”后白话诗之兴起,人们对传统文化中古典诗词有所菲薄,影响了中国传统诗学精神的传承,所谓“诗书画三绝”,也日渐式微。子曰:“不学诗,勿以言”,但现今是“不学诗,亦可画”,尤其是当代,即便从事中国画创作,看重的也只是笔墨、构图、色彩等绘画技巧,而不重视全面的人文学养。他们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但也有所丢失。对于中国画中诗与画的关系已然淡忘,别说“诗书画三绝”,就算题款都有困难,他们的书画已与传统的书画同源相距甚远,与充满诗意的绘画也渐行渐远了。

值得欣慰的是,尽管为数寥寥,但依然有人追求“诗书画三绝”的境界。当代著名书法家、大写意花鸟画家郭永琰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的诗既写心又写情,给人一种情真意切、质朴自然、不加雕饰、明白如话的意境。如他的《五十自寿》诗:“谨语勤耕五十年,书中有乐画中眠。千锤赢得知音赏,百炼丰盈买墨钱。四体交融别开面,五颜泼墨可为仙。何言阅尽沧桑景,但羡陶公自有天。”写出了他为人为艺五十年的苦与乐。再如2013年11月他在与胡抗美、李胜洪、李相国、曾翔于家乡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举办“湖北籍旅京书法名家五人展”前,即兴七律《游子吟》写到:“楚韵悠悠梦里寻,京风荡荡醉中醺。笔锋力透三分木,墨采传神四体新。风骨苍茫托所寄,形骸放浪力添钧。子规夜啼邀黄鹤,归去来兮游子吟。”他的题画诗与画融为一体,流畅自如,清新洒脱,如梅花逆寒而开。苏轼、林和靖等诗人曾歌颂过梅花的神韵。郭永琰画梅,注重表现梅的自然高洁,枝干挺直,尽写梅的天然本性。郭永琰认为,“好诗必须有高妙的艺术,创造优美的意境、风格。好诗如美酒,使人陶醉;又如花,使人迷恋”。

郭永琰书法出入于当代名家康雍先生之门,楷书融唐楷、魏碑、汉隶于一体,书风厚重醇润,浑穆含蓄。在他的楷书作品中,《郑文公》的笔势纵横、雄浑凝重,《张猛龙》的格调高古、妙趣横生,《张黑女》的峻利潇洒、雄健秀逸,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的结体精严、法度完备,粹多珍而炼一炉,从而形成其超脱世俗、清新雅健、奇韵精绝的艺术语言。他的隶书得力于石鼓、秦诏、简帛及汉隶诸碑,风骨苍劲,浑朴秀美。在继承汉隶艺术精髓基础上,以兼收并蓄诸家手法,把《张迁碑》的方严高古、宽舒茂密,《史晨碑》的笔致古朴、神韵超绝,《礼器碑》的细劲雄健、端严峻逸熟记于脑海,实践于笔端,逐渐磨练出他结体平稳端庄,从容蕴籍,温润平和,既无局促险怪之态,又无剑拔驽张之势,寓刚健于婀娜之处,藏法度于舒展之中,自家艺术风貌,可谓清艳而不显富贵,妖娆而存骨体,有厚重凝聚、庄严典雅的宁静之美。他的行草书由赵之谦、文征明、苏轼、孙过庭而上溯二王,涉猎晋唐诸家,主典雅、重法度,书风清俊,神采遒逸。他在行草书创作中,着眼于表现书法的笔墨意境,化刚为柔,严谨之中带有丰富的浪漫气息。当代著名书法家、书画鉴定家金运昌在《郭永琰楷书唐诗》序中写道:“永琰先生亲炙康老二十余年,尽得秘授。且其为人外柔内刚,端庄严谨,行己有道,持艺能恒,与康老性格颇为相近。故其翰墨风神,亦逼似康老,久为同道所推重。”前辈名家,于永琰之字多有评论。如启功先生评曰:“字字精工,丝丝入扣”;刘炳森先生评曰:“古雅绝俗,一如其人”;欧阳中石先生评曰:“厚积薄发,乃有可成”;柳倩先生评曰:“宽大厚重,浑然质朴”;王景芬先生评曰:“结构严谨,端庄平稳”,可谓褒赞有加矣!著名学者、书画鉴定家史树青在《郭永琰楷书唐诗》跋中写道:“余与永琰先生相交多年,诗画切磋,论文讲艺,深受启发。兹逢先生楷书绝句册出版,先睹印本,诗选八十首,辅以墨迹,可为二美矣!识者当能鉴之。”

郭永琰的大写意花鸟画师从国画大师李苦禅入室弟子著名画家邓锡良,三十多年来他历经坎坷习艺路,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之精神品格,踏实艺耕,日求深进。其花鸟画作品清新峻绮、冷艳秀逸、自成一格,为世人所推崇。在他的花鸟世界中,流露的是富于热情、重于生命的艺术精神,并以无色之色呈露了造化的精神与气韵,将物质的存在转化为心灵本体的存在。郭永琰深深懂得,书画是个慢功夫,急功近利不行,齐白石七十岁变法,用的是一个“熬”字,只有熬出来的人,才能在艺术上站住脚,只有能熬的人,才有可能成为艺术大家。他的大写意花鸟画吸收了徐青藤、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诸大家正宗笔墨;在用笔上大气势、大境界,纵逸豪放、雄健磅礴;品格纯,绝无矫揉造作的痕迹;古拙浑厚,有一种阴阳刚柔的矛盾统一。其恩师、李苦禅大师入室弟子著名画家邓锡良尝云:“永琰力追古人,师法造化,所作翎毛花卉,色彩明快,布局妥当,组织章法有咫尺千里水天空阔之感。”

郭永琰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书画家一定要学会停下来笑看风云,坐下来静赏花开,沉下来平静似海,定下来静观自在。不要急功近利,一定要静静地享受“熬”的快乐。

郭永琰:

字子瑜,别署淡泊斋主。1961年生于湖北省随州市。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书法专业毕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工书法,兼工诗词、大写意花鸟画。作品数百次参与全国重大书画展览及日本、韩国等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交流展。出版书画著作30余部。

曾任中央办公厅书画摄影协会副秘书长、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金融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职工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清风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供职于中国金融工会全国委员会。

北京商报记者 隋永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