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京津冀 > 养老产业

中关村科技金融让创新不再缺钱

作者:韩琮林 2014-08-04

“我们算是步步踩上点了。从公司成立到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步步都享受到了中关村金融创新产品的实惠。”北京凯英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英信业”)副总经理张旭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说。

 

“瞪羚”的第一笔贷款

1999年,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在中关村注册成立了凯英信业,公司成立之初即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这无疑让所有人都充满了干劲。

跑市场、找客户、搞研发……短短三年时间,凯英信业的营业收入已经突破1000万元。“当时,我们就在想如果能有更多资金就好了,那样我们可以跑得更快。”张旭表示,“对于我们这样的初创企业而言,到银行贷款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就在这时,中关村“瞪羚计划”出台了,凯英信业也幸运地成为了第一批瞪羚企业。真正的惊喜是在后面,在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和北京银行的帮助下,凯英信业获得第一笔50万元贷款。这对当时的凯英信业而言,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巨款”。在这笔资金的帮助下,凯英信业进入快速成长期。

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是“瞪羚计划”的主要实施主体。截至2013年底,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累计为园区2535家次“瞪羚”企业提供了400亿元融资担保服务,“瞪羚”企业中,已有92家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

 

信用也可以“有价”

“每年增信50万元的贷款,确实帮我们解决了不小的问题。”张旭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到2007年的时候,一共获得300万元的贷款,但是那时候贷款需要抵押,把我们股东所有能借的房产全部抵押进去,也只能贷到300万元。那时候收入是3000万元,实在不能解决我们企业对资金的大量需求。”

当时,中关村管委会、央行营管部、北京银监局正在研究联手推出一项名为“信贷快车”的中关村企业信用贷款试点。试点的目的,就是试图通过“建立信用档案-开展信用评级-发放信用贷款”的新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非常幸运,2008年,凯英信业获批中关村信用贷款首批试点企业,得到了800万元的信用贷款。”当记者问到为什么时,张旭表示,“因为我们从2002年的第一笔贷款到2008年这么长时间没有任何不良信用记录。这让我们成为了当时中关村仅有的10家五星瞪羚企业之一。凯英信业无意之中踏入了一个通过信用的积累,享用了信用成果的企业。”

数据显示,中关村已累计有9800多家企业购买和使用信用报告1.8万份。自2007年9月中关村信用贷款政策实施以来,截至2013年6月,各银行累计为中关村965家企业提供2181笔无抵押无担保信用贷款,实际发放276亿元,无一违信行为。信用贷款已成为中关村企业腾飞的一个重要踏板。

 

全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

2008年,凯英信业挂牌中关村股份代办转让系统即后来的新三板;

2010年,在新三板通过定向增发收购一家研发公司,并在杭州银行北京分行的帮助下做了第一笔股权融资;

2013年,在中关村担保公司的帮助下,发行了第一笔中关村企业私募债;

2014年,获得了6000万元贷款,其中包括2500万元信用贷款、2000万元股权质押贷款、1500万元私募债……

“对我们而言,企业发展就是一个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过程。因为我们种下了信用之果,所以收获了信用之花。”张旭坦言,企业成长在中关村无疑是一种幸福,因为中关村有一套运行有效的机制,可以满足企业各个阶段的成长需求。

凯英信业的发展历程无疑是中关村着眼于科技创新完整生命周期,打造“一条龙”金融服务体系的一个范例。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关村上市公司总数已达到241家,融资总额近2100亿元。中关村在新三板挂牌和通过备案的企业总数达295家,约占全国挂牌企业总数的40%;2014年中关村新增挂牌企业已达40家。

 

探索科技金融新路径

“从科技创新的角度而言,科技型企业无论大小、无论发展到哪一阶段,都改变不了其创新创业的本质属性,都需要持续不断创新。否则,即使规模再大的企业,只要错过一轮创新,明天就可能不复存在。”中关村管委会科技金融处处长何存认为,中关村发展到今天,金融与科技创新之间已不仅仅是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问题,而是已发展到科技和金融共生阶段。

基于这一理念,中关村通过找准政策性金融的定位,激发各类金融资本的活力,整合银行业金融机构、各类股权投资机构、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多方力量,已形成了满足处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4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的差异化金融服务需求的科技金融服务“一条龙”。

何存表示,“下一步,希望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全力推动中关村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围绕科技创新过程中金融层面存在的诸如创业企业融资难、资本国际化、互联网金融监管等方面的问题,逐项梳理。希望能推动国家层面出台一些政策,在中关村先行先试,探索出一些具有示范引领意义、易于复制推广的‘中关村经验’,让科技创新不再因为缺钱而失效”。北京商报记者 韩琮林

网友评论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