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京津冀 > 养老产业

中关村大讲堂成企业国际化必修课

作者:韩琮林/文并摄 2014-01-27


专家在现场与企业家进行互动

“我们在向全球招揽人才的时候,有时候我们不知道到哪里去找,您有什么建议?”、“国际金融机构如何促进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或者企业发展呢?”、“在气候方面,尤其节能环保方面有没有一些具体的规划,特别是投融资方面的政策和引导?”……日前,70余位示范区企业家代表同来自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世界银行机构的专家共聚“中关村国际化大讲堂”,围绕“国际合作·气候变化·国际金融机构”这一主题展开互动交流。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靳晓明和世界银行首席环境专家、农业林业及环境部主任Garo Batmanian(高柏林)分别发表了题为“国际合作与气候变化”、“以国际视野谋划科技创新”、“世界银行与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演讲。随后,科技部火炬高科技产业开发中心副主任杨跃承组织互动对话,与三位嘉宾就国际金融机构如何支持示范区企业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及示范区企业如何利用节能环保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据介绍,今年的中关村国际化大讲堂将由中关村管委会与英国《金融时报》集团旗下惟一的中文商业财经网站——FT中文网共同举办,双方将在中关村国际化大讲堂活动的课程设计、专家邀请、宣传推广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力图为中关村园区企业的创新发展和国际市场开拓打造一流的学习与交流平台。

截至今日,中关村管委会已邀请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参与9期中关村国际化大讲堂活动,积极搭建资源分享平台,已取得良好效果。大讲堂分别从中外文化差异、生物医药领域国际化、国际专利、知识产权保护、国内外政策优惠等方面开讲,邀请了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商学院院长顾道格博士、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肖知兴博士、国际管理咨询协会理事会主席弗朗切斯科等知名专家演讲授课,示范区企业家近400人次参加了大讲堂活动,大讲堂活动已成为示范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一堂必修课。

北京商报记者 韩琮林/文并摄

观点荟萃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

技术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佳途径

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从20多年的谈判历程来看,今天的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低碳技术、低碳产业更是国际科技经济竞争的新领域,各国都在准备或者已经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的力度来积极探索符合各自国情和实际情况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应对气候变化也好,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也好,最核心的还是落实到技术,通过技术的研发、创新,真正能够实现技术的进步,推动经济有一个飞跃性的发展,实际上无论对中国经济还是世界经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是中关村一直在做的事情,希望中关村有更多的新技术出现,并把这些技术应用到更大的范围,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更多的贡献。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靳晓明:

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

百年来中国没有成为现代意义上的世界大国,原因有很多,但缺乏全球视野、缺乏对内对外政策的通盘谋划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所谓的“全球视野”,一是以全球眼光看需求和市场,。二是以全球眼光定水平。三是以全球眼光找资源和理念。四是以全球眼光定目标。

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往往体现这个国家对时代特征、世界发展趋势的认识。我们只有跟全球研发系统进行更大的整合,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要打破不同机构、不同学科的界限,要打通高校、院所合作的通道,打开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协同,才能更好地推动创新发展。

世界银行首席环境专家、农业林业及环境部主任高柏林:

中国如何实现绿色发展

中国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具有很多的优势,比如中国具有高竞争力的经济,具有巨大的国内市场,还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沼气能等可再生能源。在我看来,中国要实现绿色发展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提升我们经济发展的效率,让我们的市场更加的有序,让自然资源的使用更加的有效。第二,我们必须要推动创新,像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等,这样会让经济对于资源强度的要求进一步下降,也能够解决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茅盾。第三,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新的市场,可以让我们的消费者可以更好地选择新的、更加绿色的产品或者服务,同时我们也应当扩大我们的市场出口。第四,我们也可以降低相关的风险,比如说我们可以降低对于可变商品价格暴露的风险等等。

网友评论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